文物也是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全国重点文物——荆州开元观考古发掘工作自5月底启动以来取得重要考古成果,目前考古人员在开元观古建筑中轴线上发掘出清代完整的“圣道”和宋代至明清时期的青花瓷、铜钱等一批珍贵文物。
记者在考古发掘现场看到,荆州开元观中轴线上的山门、雷神殿、三清殿、祖师殿等主体建筑都保存比较完好,考古人员在每个殿前后周边区域发掘出1000多平米的三个基坑,一条青石砖铺设的道路呈现出来。
据荆州博物馆副馆长杨开勇介绍,连接几个主要建筑的中轴线上发现了“圣道”,当时朝圣的道路,有1.4—2.5米宽,位于地表以下0.6—0.8米处,局部保存完整,结构很精致,时代是清代中晚期,也印证了我们以前认为的在中轴线上一定有重要的文物遗存的想法。
同时,考古人员还在基坑遗址内发掘出不同时期的一批珍贵文物。考古负责人陈程:“有宋代至明清时期的青花瓷、铜钱等,通过文物也可以判断年代关系。”
开元观是荆州“三观”之一,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宋代香火旺盛。现存山门、雷神殿、三清殿、祖师殿共14间,观内建筑面积8305平方米,是目前荆州“三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建筑群。荆州开元观高台建筑,具有我国古代南方平原建筑特征,目前我国南方平原区此类高台建筑大多已不存在,因而极为珍贵。另外,开元观内还存放有元朝至大二年、明朝天顺七年、万历十三年、清朝康熙年间铸造的铁钟各一尊。尤其是观内收藏的元代重刻“承天僧伽妙应塔记”碑刻,为宋代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撰文,具有重要文物和历史研究价值。
杨开勇表示,下一步将根据已考古发掘的文物资料编制保护展示陈列方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