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全国两会召开,代表委员忙,记者忙。
有人尽管不在两会会场,却也忙着献计献策,比如马云。
3月7日上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发微博,重申将推动加重刑罚治理假货的决心。
马云说:
“我建议参考酒驾醉驾治理,设想假如销售一件假货拘留七天,制造一件假货入刑,那么我想今天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食品药品安全现状,我们国家未来的创新能力一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新浪微博截图
马云微博全文
致两会代表委员们: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假货
这几年我认为最经典的司法进步就是酒驾治理。假如没有“酒驾一律拘留、醉驾一律入刑”的严刑竣法,今天中国要多出多少马路杀手!再看假货,绝大部分制假售假者几乎不承担法律责任,违法成本极低而获利极丰,很难想象假货如何才能打干净!我建议参考酒驾醉驾治理,设想假如销售一件假货拘留七天,制造一件假货入刑,那么我想今天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食品药品安全现状,我们国家未来的创新能力一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最近关于打假的讨论越来越热烈,包括一些人大代表的建议议案,这样的讨论很健康,每一条意见都有其价值。就像五年前,如果没有一场关于酒驾的大讨论,没有经争论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就不会有后来的司法成果和社会进步。
对涉假行为的法律规定,很多国家奉行严刑重典,如美国,初犯10年以上的监禁,重犯20年以上,公司会罚到破产,连携带使用假货的人也会面临拘留,如此才有了今天美国的创新环境。
公检法部门去年投入了巨大的力量打假,但是因为现有法律法规的滞后和不切实际,眼睁睁看着众多案犯不能绳之以法。以阿里巴巴为例,去年大数据排查4495件线索,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得以依据现行法律规定进行刑事打击的只有469件,只占十分之一;我们研究了33例已经判决的案件,80%还判了缓刑;我们也研究了去年工商行政处罚的200例制假贩假案件,平均罚款额不到10万元。这样的局面只会鼓励更多人前赴后继地参与制假售假!
“醉驾入刑”到今天五年多,酒驾醉驾引起的事故大幅减少,大家开始形成拒绝酒驾醉驾的自觉,“醉驾入刑”推动了多大的司法的进步和社会进步!制假售假,本质上是一种“偷窃”行为。对于小偷,自古以来是非曲直分明,但是对于偷知识产权,今天中国仍然缺乏社会共识。
假如改变入刑标准,治理假货的结果肯定会大不一样:社会会形成共识,司法机关有法可依,政府部门杜绝权力寻租;更重要的是这代表了我们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创新的决心和真正的行动,代表了我们社会的重大进步!因为假货对中国的伤害,远远不是我们看到的假货本身,而是对创新的伤害、对勤奋诚信之人的伤害,对国家未来的伤害……
假货之祸,令人触目惊心。今日,阿里巴巴每天如同在“上甘岭”战斗在第一线,尽管艰难,但我们推动自己不断进步,我们已经从网上打到了网下,我们一定会斗争到最后一分钟。但打假很难孤军奋战,凭任何一家公司之力无法根除假货顽疾。目前法律体系的滞后更是对假货行为构不成威慑,也为权力寻租留出了巨大空间,而治理假货,需要全社会的合力、需要各方的协同,更需要法治的完善的基石,法治打假,行政打假,平台打假,消费者打假,谁都不应该置身事外。
今天,现实世界里的假货源源不断地从黑工厂中产出,充斥在大街小巷。互联网首当其冲,网络平台当然应该识别、报警、拦截。阿里巴巴绝不会置身事外,但法律基石永远是根,制造工厂永远是源,从根开始,从源着手,才是我们国家从制造大国走向创新大国,从“嘴治”到“法治”的大道。
法律的修改、完善和进步是一件非常专业严肃的事情,也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我们会一直坚持打假,也会一直坚持呼吁、呐喊,为我们自己和孩子们亲手打造一个“天下无假”的时代。
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柳传志也随即表态。
为马云的微博喝彩!
一,这篇微博是一篇伐假的檄文。在此以前,人们总以为阿里平台是假货的纵容者,有了这个檄文先表明了阿里本身的立场和态度。打铁还需自身硬。我认为这也代表了中国有良知的民营企业家的态度。
二,酒驾之所以能杜绝,是社会和政府深刻认识到其危害,严格执法,不分权贵。而制服酒驾,一般来说比网购打假要难,网购中售假的人虽多但多是平民,而酒驾者中常有权贵,以求豁免,令执法者为难。酒驾都能制住,网购打假做一定能够实行。
三,假货的危害,的确会危害到社会的存在。一个三聚氰胺,几乎毁了整个牛奶行业。足球造假,就毁了整个中国足球。如更多的行业造假,不但毁了众多的行业,毁了网购,而且会毁了诚信。
随后,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也就此作出回应。
前日,我们注意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惩治中国假冒伪劣现象的呼吁;今日,我们读到了马云先生的微博全文。从这场对话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界在打击假冒伪劣、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创新基础的决心和共识。
今天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内部,这场对话引发了热议,我们共识如下:
一,这场对话反映出中国企业家的良知,反映出中国主流商业力量的思考。马云先生的博文,关心的不是企业利益,而是创新基石和国家未来,他呼吁上下同心,推动法治进程打造“天下无假”时代;两会代表委员的呼声反映出各界人士对假冒伪劣的鞭笞和治理之心切;
二,市场经济三十余年,绝大部分企业靠诚信经营创造商业价值。而今,假冒伪劣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合法经营,更严重的是伤害了中国商业的创新基础,使得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意愿受阻,这将长期伤害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伤害一个民族的长期繁荣。
三,我们呼吁企业界坚守诚信,坚持从商正道,在任何时候向假冒伪劣说不,不制假不售假,不与售假企业合作;我们呼吁政府重视提高制售假货的违法成本,推动司法进程;我们呼吁社会各界支持合法的产品和价值创造。
四,我们深知,治理假货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我们企业界责无旁贷,也永远不会停下脚步。
延伸阅读
像治理酒驾一样打假,行不行?
“光我从事打假工作就13年了,为什么现在还没有杜绝?就是违法违规成本太低,应该像治理酒驾一样打假!”7日,在政协经济界分组讨论时,香港江胜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晓颖委员一开场就亮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
“很多人认为电商是假货泛滥的原因,但从我打假10多年总结的数据来看,实体店售卖的假冒伪劣商品并不比电商少多少。”陈晓颖认为,国家打假工作推进这么多年,问题始终难以解决,很大原因是惩戒力度不够,需要进一步提升违法违规的成本。
“你所说的假货问题,往大了说,其实涉及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尤其是企业诚信建设还有待提高。”交通银行原监事长华庆山委员接过话茬说。
“诚信是优良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中的‘信’嘛。”“现在确实有一些企业和个人不太注重诚信了。”一旁两个委员交流道。
华庆山告诉在座的委员,他这两年花费不少力气投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调研,发现要梳理和破解的问题很多。“现在突出的问题是征信制度等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比如对失信行为怎样加大惩治力度,对守信行为怎样加大激励,相应的法规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华庆山说,“在信息保护方面更是缺失相应法规。”
他讲了一个自己到某大型社交网站申请支付工具的例子:“已经填写了手机号、身份证号,网页忽然弹出几个人的名字,问我认识哪几个。这一轮选完了,又弹出一组名单让选择。我就不明白,这和我申请支付工具能有多大关系?”华庆山笑问道。
“这就是过度索取信息。”一位委员回答。
“对,就是过度索取,网站的目的就是为数据库增加新的内容,掌握更多人的朋友关系、亲戚关系。这只是一个例子,其实过度索取信息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生活中处处有‘埋伏’,这也引发很多人的不安全感。”华庆山说。
华庆山的例子让不少委员感同身受。“我国在信息安全保护方面确实还相对滞后。”陈晓颖说。
接着,华庆山说起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事情——个人征信体系建设问题。人民银行曾于2015年印发通知,要求芝麻信用、腾讯征信、中诚信等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但随后牌照迟迟未见下发。
“央行没批,就是因为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华庆山向在座的委员“揭秘”:按照征信行业相关制度和要求,从事征信行业的机构必须保持中立,业务需要有独立性。但首批乃至后来几批提交申请的机构,有的是大型电商,有的是社交网站,后来电信运营商、航空服务商、商业银行也加入到牌照申请的队伍了。
“如果这些机构考虑自身商业利益,容易影响征信业务的中立性。”华庆山表示,“申请个人征信牌照的机构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啊。所以相关规定还在进一步修改完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令华庆山感到高兴,但他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推进实施的部门较多,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推进速度仍然有些缓慢。“在当下的分工格局面前,要谨防形成‘相互依赖没人管’的局面,希望社会迫切期待的法律法规不要‘难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