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老字号 | 恒春茂药店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恒春茂药店

 

沙市恒春茂药店是解放前沙市最大的一家药店,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几乎垄断了湘鄂西一带的中药业务。这家药店创办于清同治9年(1870年),创办人为沙市名门大户邓子彝。邓家是汉军旗人,四世祖邓士良当过乾隆皇帝的贴身随行侍卫,他因护驾有功,告老时被封籍到荆门蛟尾,拥有大量的田产。由于蛟尾与沙市隔湖相望,不久又落户沙市,在繁华的九十铺(现胜利街)中段买产建房,以经营钱庄、当铺发家致富。若干年后邓家已成为名门望族。就在邓士良的曾孙、邓子彝掌门时代,据说是考虑到邓家族人看病吃药方便,邓家又多聚居九十埠,所以邓家的内老板们拿出四千串钱,在九十铺开办了一个取名“恒春茂”的药店,并请来荆门名医文敬夫为家庭医生,同时坐堂对外应诊。经过约20年的经营,到光绪20年(1894年)前后,施植臣任药店总管,施知人善任,苦心经营,使恒春茂生意蒸蒸日上。辛亥革命后,施植臣的继任者吴敦五因势利导,扩建铺面,加强成药生产,充实批发零售业务,使恒春茂进入了鼎盛时期。

1921年扩建后的“恒春茂”门面南临胜利街,其后院北占有肖家坊,西邻龙门巷,东近梅台巷,占地近1万平方米。门市店堂和二进厅堂高大宽敞,上面有透光亮瓦,梁栋雕如意云纹,甚为壮观。后院四周是仓库、作坊,中间是晾药晒场。规模之大,实属少有。该店当时已拥有资本超过20万银元,职工总数超过200人。当时的批发业务每天可进银元1000—2000元,年营业额高达200万银元。仅四川、长阳两地收购运销至上海、武汉和香港的药材,每年就超过50万元;批发业务已伸向湘鄂两省20多个县市;零售额占全市的60—70%,成为在全国也颇有名气的药材店。1993年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技术经验集成》不仅有恒春茂行家里手黄凤桐等人的经验之谈,还有一篇专门叙述《恒春茂药店零售的传统特色》的文章。该《集成》不惜篇幅地单独介绍一个中药店的传统特色,说明了“恒春茂”在全国药业中的地位和影响。

 

 

民国·恒春茂药店仿单

 

民国·恒春茂药店分店“同春合”仿单

 

 

民国·恒春茂监制的燕窝粉商标

(仿单、商标由荆城标局提供)

 

上世纪80年代,“恒春茂”仍是生意红火,那时都是排队才能买到药。每日都有许多周边县市的人不辞辛劳远道而来,店里的5、6个营业员手脚不停地抓药也忙不过来。现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恒春茂”已然不存在了。原来位于胜利街的恒春茂药店占地6亩,有两层楼,纵深达100多米,而“恒春茂”在老店拆毁后,只在旁边租了一间约100平方米的门面进行经营,后来改成长春堂大药房了。现在,在这家大药房外,还可以看到残留的“恒春茂”三个字,进去还可以看到“恒春茂”的老药柜,以及“玉液金丹”的牌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