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市土城遗址上的“缺口子”
不少年轻人问笔者:为什么市第一人民医院门前的道路叫航空路?这条路跟航空有什么关系?
说来话长。
先说一句。这条路确实跟航空有关系,而且,关系曾经还很大。
从飞机场说起吧。沙市现在的这个飞机场,是日寇侵占沙市期间修建的,时间是1941年。由于飞机场远在三板桥,为了从市区能够通行到那里,在修建飞机场的同时也就修建了一条路,从大赛巷尾开始几乎笔直一线地通向那里。通往飞机场的路自然就被称为航空路了,而今天我们见到的航空路正是其中的一段。
初建时的航空路全长2.18公里,而今天的航空路只剩下580米了。原因是:1959年兴建烈士陵园时,将其中段占去约400米,并将其截为东西两段。西段就是今天的航空路,东段就是今天的缺口子路。
需要补充的是,航空路的起点原来是在大赛巷尾。1960年修建转角大楼(长江水产研究所)时截去 一段,几年后将起点改在了江汉路,从而使航空路由直线变成了折线。
为何将航空路的东段改成缺口子路呢?这又得从沙市土城说起。原来沙市土城从西边的石闸门(具体位置在今天江汉路与园林东路交汇处)往东向太师渊方向延伸,修建航空路时将其打开了一道缺口(具体位置在今烈士陵园北端)。而在当年,沙市土城的军事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将它打开一道缺口非比寻常。除了占据沙市的日寇,中国人谁敢?由于缺口处设有哨卡,日寇常派重兵把守,出入均需严加盘查。所以从那时起,缺口子就成了一处著名的地名,并且一直传至今。
那么,航空路的东段被改成缺口子路也就理所当然了。
还需要补充的是:由于红星路取代了当年航空路的功能,今天的缺口子路东已被居民宿舍堵死,但在王板社区居委会办公楼前向着红星路开辟了一条通道。整条缺口子路至今尚能通行各种车辆,只不过长港路以北的缺口子路如今已换成了长港路的门牌号码。
笔者认为,无论航空路还是缺口子路,它们都承载了一段厚重的历史,人们应当铭记,可不能随意抛弃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