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俗:大年初六,送穷神

百节年为首!新华社微信推出《小新画新年》春节年俗新媒体报道,从小年到正月十五,重温中国传统年俗文化,体会浓浓的年味儿。

挹肥

正月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

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次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

这一天也表示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唐代 送穷图

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神”,又称“穷鬼”“穷子”。

那么,“穷神”倒底是谁呢?

民间相传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大家都叫他“穷子”。正月的晦日,“穷子”死了,宫人把他理葬,并说:“今天送穷子。”从那之后,“穷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穷鬼”了。

据钱钟书先生《管锥编》考证,我国唐代民间便开始盛行送“穷鬼”,然而只称“鬼”而不称“神”。明清之后,“穷鬼”才被尊为“穷神”。到底是神是鬼,也没人说得清。

“穷神”怎么送?民俗有曰:

◆作糜、弃破衣、祀于巷。就是把污秽杂物、破衣烂衫均打扫出门外火烧祭祀。

◆供煎饼,芭蕉船,点明烛,送其上路。

◆厕神要来检查卫生,所以要清理厕所。

◆三六九,朝外走。

开市

到了正月初六,经商做买卖的人们的生活也就恢复了正常。

商家们所准备的鞭炮数量之多不亚于除夕夜,鞭炮声长久不谢。

开市时燃放鞭炮,一是告诉四邻和路人,商家们已经营业了,欢迎光顾;二来鞭炮炸出的一地碎红是商家期望自己的生意能红红火火,也让进门光顾的人们踏着碎红沾上点喜气。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