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同庆的沙市区崇文街道,烟火气里飘着别样的温情。没有华丽的商业舞台,没有专业的演出团队,10月1日下午3点持续到晚上8点“家门口的聚会”,却把空降沙隆达和新天地的沙市city walk打卡暨抽奖盲盒投放点位,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这是崇文街道用“十八般武艺”交出的节日答卷,更是一场干部与群众心贴心的“双向奔赴”。




故事的起点,是社区工作者深夜里的忙碌身影。为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节日氛围,她们化身“手工达人”,DIY搭建舞台、亲手彩绘背景板,颜料沾了衣角、汗水浸湿了衣衫,却没人喊累。“要的就是这份‘接地气’,让大家一看就觉得‘这是咱们自己的舞台’。”一位社区工作者笑着说,这份用心,成了双节最暖的“开场白”。
舞台搭好了,主角们纷纷登场——这里没有“明星大腕”,只有最熟悉的街坊邻里。社区达人,一首《痴心绝对》唱得台下掌声雷动;网格员放下台账,换上舞蹈服,动感的舞步跳出了基层干部的活力;本来正在现场直播带货的社区合伙人,竟然主动客串主持人,用亲切的方言如数家珍介绍宝藏荆州正在开展的“有味沙市城市漫游嘉年华”活动,串联起每一个环节;外国小哥们跟着大家送出国庆祝福;最让人惊喜的是一位远道而来的小游客,一而再抢着上台,表演了多支舞蹈,稚嫩的脸庞满是自信,台下亲朋好友的手机镜头,定格下最珍贵的成长瞬间。

除了精彩演出,“定制化”快乐更让节日氛围拉满。盲盒抽奖惊喜不断,沙市区所有特色商家“放价”宠粉,力度空前;非遗手工艺展销长廊,社区书记亲自为件件独一无二的伴手礼吆喝揽客,游客赞叹不已,纷纷为文化买单;动感滑板音乐响起,少年踩着板儿穿梭,青春的朝气扑面而来;少女们cosplay嫦娥仙子的美丽,战国袍的浪漫,传统服饰和非遗手工吸引游客忍不住拍照打卡,仿佛穿越千年;就连文化站站长都“豁出去”,套上厚重的玩偶服,笨拙又可爱地和孩子们互动,摘下头套时,散乱的发丝和额头的汗珠里满是笑意。





这场“家门口的聚会”,将持续6天共计12场,藏着崇文街道的“民主用心”——深挖当地群众资源,不搞“一刀切”的演出,而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站上舞台,充分展示自我。更让人深思的是,这场节日探索悄然改变了“干群关系”的打开方式:以往,社区干部是“幕后推手”,默默服务、引领群众;如今,他们主动走到台前,坦诚露脸唱歌、跳舞,甚至扮成玩偶“放下身段”。


“以前觉得社区干部是‘管理者’,现在才发现他们就像身边的朋友。”居民李阿姨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当干部们卸下“身份标签”,与群众并肩站在舞台上,团队凝聚力更强了,群众的参与热情也更高了——有人主动报名当志愿者,有人拿来家里的音响设备,还有人提议“明年咱们再办,我要带着全家演个小品”。

双节的热闹终会落幕,但崇文街道的这场“舞台实验”,却留下了绵长的回味。这里的“人从众”,不是景区的拥挤,而是邻里相聚的热闹;这里的“舞台”,不大却充满力量,因为它承载着干部的真心、群众的热情,更见证着基层治理中“心在一起”的美好。下次再问“节日去哪玩”,崇文人的答案一定是:“回家门口,咱们接着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