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为农机手打造服务全链条

江汉风报道:秋收时节,金色的麦浪翻滚,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如同移动的堡垒,在田野间轰鸣。为确保秋收工作顺利进行,江陵县资市镇精心打造了一条服务外地农机手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让农机手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秋收是农民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也是农机手们最辛苦的时候。资市镇精准对接,变“管理对象”为“服务亲人”,筑牢暖心服务桥头堡,在交通要道和关键位置设置了6个跨区农机登记点,详细记录他们的信息,宣传低茬收割要求。同时在全镇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共设立8个“外地农机手临时服务点”,划设专用免费停车位,提供24小时热水供应、手机充电、简易维修工具、常用药品等解决农机手们的“歇脚”难题。“这里的工作人员太热情了,不仅帮我登记信息,还告诉我低茬收割的好处。”来自外地的农机手张师傅说,“这里的服务点就像一个临时的家,有热水喝,还能给手机充电,真是太方便了。”

为提升服务效率和精准度,资市镇为每个服务点都建立了专门的微信联络群,建“线上群组”通“反馈渠道”,打造精准服务快车道。玉古村交叉路口登记点工作人员陈鑫说:“农机手扫码入群后,不仅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天气预警、作业区域划分、安全生产要求、低茬收割标准等信息,还可以随时在群里反馈遇到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这种“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服务模式,不仅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实现了管理服务的扁平化、高效化和智能化,将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效能的要求落到了细微处。农机手李大哥说,“这个群太方便了,让我们在外地作业也能安心。”

临时服务点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党员群众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资市镇汇“多方力量”成“服务合力”,延伸为民服务新触角,各服务点均设立了“党员先锋岗”,机关干部带头值班值守,亮身份、做承诺、当表率。他们不仅是管理员、协调员,更是宣传员、疏导员,耐心向农机手讲解低茬收割对于环境保护和土壤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争取他们的理解与配合。

未来,江陵县资市镇将继续深化这一服务模式,不断拓展服务内涵,让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真正成为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引领群众的坚强前沿阵地。

记者:张梦瑶 通讯员:雷蕾、钟雨涵/编辑:张倩/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作者:记者:张梦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