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为“夕阳红”撑起暖心“保护伞”

图片

江汉风报道: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公安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严查养老服务不到位问题,规范收费与监管,推动养老服务从“保基本”向“高品质”跨越;剑指殡葬乱收费现象,促进殡葬行业回归人文关怀,为“夕阳红”撑起暖心“保护伞”。

构建多元养老体系

清晨,在斗湖堤镇农村福利院,不时传来欢声笑语。95岁的刘奶奶和老伴正围坐在棋盘旁,正与老伙计们下棋唠嗑。“现在太舒服了,方方面面都贴心。”刘奶奶感慨道。

微信图片_2025-08-22_145739_424.png

据工作人员介绍,以往由于养老服务市场混乱,一些机构为了吸引老人入住,搞起了打折促销,可背后却是服务缩水。部分护理人员甚至不具备岗位资质,老人的安全和健康很难得到保障。

为了让银发岁月有依靠,全县开展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县民政局对近三年来养老领域问题进行全面清理,共查实问题295个,已整改259个,向县纪委移交问题线索36条,组织处理26人,对92人进行谈话提醒。如今,县福利院推行医养结合模式,不仅有24小时值班的医护人员时刻守护,更有细致入微的生活照料和营养均衡的膳食安排,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温暖关怀中安享晚年。

微信图片_2025-08-22_150052_303.png

家住城南阳光小区的张长西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小区自去年建起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后,老人每天都会下楼到中心看书、做理疗,日子过得充实又舒心。2024年,全县积极实行嵌入式养老服务,让老人不出小区便可享受到便利养老服务,并加强对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的指导,确保居家养老保质保量。

自专项整治以来,全县养老服务质量实现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至85.6%,较整改前增长15个百分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惠及全县约2万名老人;养老服务保障持续完善,累计为全县2500名老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为1639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测评从整改前的72分跃升至91分,越来越多老人享受到了更专业、更贴心的养老服务。

图片

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杨家斌说:“后期将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构建多元养老体系,全面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完成全县特殊困难老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为特困老人提供‘七助一护’上门服务。建设更多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升级农村互助照料中心,组建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的老年协会。同时,加快提升机构养老服务水平,推进综合体建设覆盖率达到60%,探索农村福利院转型区域性养老中心,让老年人在家门口、社区里、机构中都能享受贴心服务。”

推动殡葬回归公益属性

“现在,每个项目都列得清清楚楚,价格也合理,为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自全县开展殡葬服务重点整治后,不少市民有感而发。

图片

针对群众反映的诸多殡葬服务收费项目乱象问题,公安县开展殡葬服务重点整治,截至目前,殡葬领域共查实问题558个,整改完成489个,移交线索49条。县殡葬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整改以来,我们开展了减项降费优服务活动,对殡葬服务中心治丧项目进行了梳理,所有项目收费标准进行了公示并在发改部门备案;强化内部管理,明确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权责边界,设置‘红线条款’23条,杜绝腐败行为;定期开展业务专项培训,招聘人才,提升职工专业水平。”

据了解,开展殡葬服务重点整治以来,服务项目价格降幅达15%左右,取消收费项目12个,降低收费项目3个,服务项目由最初的66个精简为25个,群众治丧负担显著减轻。为推动殡葬回归公益属性,县民政局还开展减项降费优服务,推进全县公益性安葬设施全覆盖。现在,县殡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对着公示屏核对当日收费明细,这个曾因“收费像雾里看花”被群众投诉的场所,如今每个服务项目都清晰透明、一目了然。

微信图片_20250822150456_135_副本.png

后期,县殡葬服务中心还将利用好全省服务监管平台功能,实现与纪委监委、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形成监管合力。加强行业廉洁文化建设,将廉洁要求融入殡葬服务全过程,打造阳光、透明、公益的殡葬服务体系,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

通讯员:张康丽/编辑:张倩/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