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考察促使“小巨人”拥抱数字化转型
沙市打造5G智造新高地
“很快,沙市区的5G智慧工厂数量又要创纪录了。”9月9日,刚从一家科技公司返回办公室,荆州市沙市区经信局副局长刘亮就忍不住向同事分享好消息。
刘亮所说的好消息,指的是该科技公司已完成5G智慧工厂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等待评估。截至目前,沙市区拥有国家5G工厂名录6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7家,均位居全省各县市区前列。
经济总量在全省县市区并不居第一方阵的沙市区,为什么能在5G智慧工厂建设方面走在前列?
答案就藏在该科技公司从最初拒绝数字化转型,到主动拥抱5G工厂建设的转变之中。
该科技公司成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多年来,该科技公司专注于生产工艺的精进与新产品的研发,对数字化转型兴趣不大。
面对上门宣传数字化转型政策的经信部门工作人员,该科技公司负责人多次婉拒。
“数字化能对企业内部的各种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升级,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深知数字化转型对传统制造企业的重要性,刘亮对该科技公司仍“不死心”。
“年轻人应该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刘亮决定改变策略,采取“迂回战术”,与该科技公司一位40岁左右的副总保持密切联系,利用各种机会宣传数字化转型的好处。
有一次,两人在工作会议上碰面,刘亮给对方递了一本5G工厂的宣传手册,会议间隙便介绍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刘亮还上门拜访,详细给对方讲解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及政府部门的相关奖补政策……
“数字化改造的投入要多长时间才能回本?”见对方的态度有所转变,刘亮当即带着资料来到该公司,以沙市区几家获评5G工厂的企业为例,给对方算成本与收益账,“有数据赋能,不仅能降成本,还能提升产品品质。”
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该科技公司的高管团队对数字化改造不再抗拒,但仍在观望。
刘亮趁热打铁,主动提出可以带公司的高管团队到其他企业参观,实地考察数字化改造的效果。
从今年初开始,刘亮与沙市区经信局工作人员一起,带着该公司高管团队来到衡德实业、智翔机械等辖区多家企业考察。一屏实时显示各种生产数据的“智慧大脑”、AI自动检测等设施,让考察人员眼前一亮。
“能不能联系外地的5G工厂实地考察?”今年4月,该科技公司负责人对数字化转型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刘亮四处联系,很快联系上安徽的一家同行业公司,并促成此次考察。
看到对方的AI机器人高效精准的运行场景后,该科技公司负责人当场拍板:“回去后,我们也要上线数字化。”当月底,该公司正式启动5G智慧工厂建设。
“我们将聚焦建强‘只为干成找办法’干部队伍,全面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不断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在加快打造支点建设先行区中贡献更多力量。”沙市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