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宝|穿越2000多年!楚人用这件"飞天神器"把宇宙浪漫刻进DNA里

古人想象升天需要几步?

装备、坐骑、神仙

一个都不能少!

这件神器直接把仪式感拉满!

今天我们来认识

蟾座凤鸟羽人

通往日月的“蟾座凤鸟羽人”

站在展柜前

这件高65.6厘米的漆木雕塑

绝对颠覆你对"文物"的想象

2000年出土于

荆州天星观2号楚墓的

蟾座凤鸟羽人

由三部分组成

顶天的羽人

端庄的凤鸟

气定神闲的蟾蜍

造型诡谲

组合精妙

堪称战国时期的"航天模型"

用三重神兽叠罗汉的魔幻造型

把楚人对宇宙的终极幻想

刻进了木头里

三神叠罗汉:楚人的宇宙级浪漫

123.gif

这位神仙主角

长相有点复杂

男性的健壮身躯

女性的硕大乳房

肃穆的脸上长着一张鸟嘴

浑圆的臀部有着扇形的鸟尾

连为一体的腿下并非人足

而是紧攫凤鸟头部的鸟爪

考古专家尊称其为“羽人”

吃瓜群众则爱叫它“鸟人”

是负责引领墓主人

飞升天国的灵魂导游

1234.gif

凤鸟在楚文化里

可是至高无上的图腾神鸟

颜值超高,气质端庄

它展开双翼,承载羽人

意味着将墓主人的灵魂

稳稳送上九重天

图片

别看下方的蟾蜍

在现代画风有点“丑萌”

在古代可是瑞兽和月神象征!

这件漆器上的蟾蜍气定神闲

不仅隐去了皮肤上

难看的疙瘩

还绘制了华丽的纹饰

其寓意应是以良好的形象

伴随这位封君夫人的灵魂

羽化升天

继续尊享荣华富贵

一场持续2000多年的飞天接力

122345.gif

到了唐代

羽人更是成为文豪笔下的常客

从杜牧的“羽人在丹丘”

到孟浩然的“好伴羽人深洞去”

羽人成了诗词中的“飞天梦”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羽人又与佛教艺术相结合

出现在敦煌壁画上

赋予了宗教与哲学的双重内涵

这件看似怪异的组合

其实凝聚了楚人无边的想象力

和深邃的宇宙观

《山海经》里

“人面鸟身”的神仙

嫦娥奔月的传说

盛行不衰的巫术信仰

……

都是它的灵感来源

它不是实用器

也不是普通摆件

而是专门为墓主人

“定制”的冥器

是助她魂归西天

永享富贵的“通天神器”

4c389f4fed922ae693c6d3182d76268f_raw[00_02_30--00_02_37].gif

在这个奇特的组合里

我们看到了2000多年前

楚人对生死边界的思考

对神秘世界的向往

以及不拘一格

浪漫奔放的超然气质

如今,羽人形象不仅在现代文学、电影、游戏中大放异彩,更是成为人类千年飞天梦的延续。从战国的羽人到现代的动画、科幻大片直至火箭升空,人类对飞翔的向往从未停歇。

所以,下次当你仰望星空,不妨想象一下,那些古人眼中的“飞天”形象,或许就在某个遥远的星系中,自由地翱翔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