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发布教育培训消费警示:理性选择教育培训 预防消费资金风险

江汉风报道:近期,荆州市12345(12315)热线平台接到多起关于教育培训机构的退费纠纷投诉,在此,为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倡导培训机构诚信经营。市市场监管局、市消委联合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理性选择教育培训 预防消费资金风险”。

一、教育培训机构:坚守诚信守法底线,主动守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教育培训机构作为服务提供主体,需以合规经营为根本,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全面落实以下责任:

1.严守诚信底线,主动承担法定义务

教育培训机构应诚信守法经营,主动承担并落实法定义务和责任,在教师招聘、课程设计、授课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对自身严格要求,自觉杜绝虚假宣传、虚假承诺等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2.规范收费行为,保障预付资金安全

规范合理收费,确保预收资金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应向社会公示收费项目及标准,主动接受监督,不得收取在公示以外的其他费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培训对象没有完成的课程,应严格按照双方合同约定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办理。通过建立银行专用账户、担保或保险机制等方式,确保消费者预付费用安全。

3.畅通维权渠道,高效化解消费纠纷

教育培训机构要以让消费者满意为目标,不断完善教育培训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责任心。建立并畅通消费者沟通投诉渠道,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化解消费纠纷,自觉接受消费者监督并及时改正,主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广大消费者:理性选择教育培训,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服务时,需保持理性判断,做好风险防范,具体注意以下事项:

1.优先选择正规机构,仔细核查资质信息

选择机构时,需重点查看其是否具备教育行政部门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确认资质在有效期内且业务范围与培训内容一致。建议通过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地方教育部门官网” 等平台,查询机构的经营状态、行政处罚记录、失信信息等,同时关注营业场所租赁期限、师资团队稳定性等,综合评估机构运行状况,避免选择 “无证经营”“濒临倒闭” 的机构。

2.拒绝单次高额缴费,谨慎签署服务合同

缴费前需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重点关注培训内容、培训周期、收费金额、退费条件、违约条款、免责条款等核心内容,对模糊不清或存在疑问的条款,需要求机构书面明确说明。切勿轻信机构的口头承诺(如 “保证提分”“包过考试”“终身复训” 等),应将所有约定内容逐一落实到书面合同中,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缴费时遵循 “小额、短期” 原则,确保一次性缴费的时间跨度不超过 3 个月,避免一次性缴纳高额费用,降低资金风险。

3.妥善保存维权证据,依法主张合法权益

消费过程中需妥善保存相关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培训服务合同、缴费发票 / 收据、转账记录、课程宣传资料、与机构的沟通记录(微信、短信、通话录音等)、上课签到记录等,为后续维权提供支撑。若遇到权益受损(如机构突然停业、擅自停课、拒绝退费、教学质量不符等),应第一时间收集整理证据,与机构协商解决;协商无果的,可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委员会投诉,也可依据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通讯员:田宪/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