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8月,连片稻田一望无际,风吹稻浪宛如绿色海洋。走进纪南文旅区纪南镇岳场村,整治一新的4000亩高标准农田平整开阔,灌排水渠纵横交错,一幕幕“良田美景”勾勒出乡村治理的和美画卷。
岳场村“小田并大田”的顺利实施,主要依托该村的“亲情网格”管理模式。
时间回溯至今年2月,纪南镇启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解决农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问题。岳场村作为示范点之一,“小田并大田”成为该村整治重点。
2月26日,岳场村召开了支部大会,公告一出,村民们顾虑万千。
“好端端的田为啥要动?”“改完了地,我家的田还能一样好种?”“真动工起来,误了农时咋办?”…… 一连串的问号,沉甸甸地压在村民们心头。
“土地就是百姓的命根子,”岳场村党总支书记李国文介绍,全村面积7.12平方公里,粮油种植面积达7000余亩,是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整治土地对村民而言,是大事、新事,也是难事。”
做通群众思想工作,成了此次整治项目的重点。
近年来,岳场村抓住农村人“认人”“认亲”“认情”的特点,改变以组别、排户为单位划分网格的传统方式,建立以亲戚、宗族、朋友关系为纽带的“亲情网格”包保制度,把网格包片转变为亲情包户,变被动管理为亲情服务。
2月26日晚,该村80名包保党员全部进组入户,“串亲戚”走访。一碟瓜子、几杯热茶,包保党员和村民围坐一起,以“唠家常”的方式,从政策疑问到种植顾虑,从土地划分到收割安排,现场答疑、当场记录、后续跟进。岳场村凭借 “亲情网格”,将工作推进形成闭环,成效显著。
2月27日,随着岳场村四组机械进场,岳场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正式拉开帷幕。
“这沟渠拐弯处还得清深点!”“田地整平一点好种一些”…… 开工后,田埂变成了新的议事点,卷着裤腿的村民主动建言。包保党员耐心倾听,及时协调,让村民真正成为项目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在大家的支持与配合下,5月20日,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岳场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部完工。该村占补平衡新增耕地近300亩,新建、更新机电灌溉泵站8座,铺埋节能灌溉管道6300米,新建加固维修硬化灌溉渠道1万余米,全面提升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能力,促进了和美乡村建设再上台阶。
近年来,岳场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探索出乡村治理“妙招”。通过“亲情网格”,建立“五包五到”工作法,确保政策宣传答疑“到人”,信息反馈、矛盾调处响应“到点”,民生服务、协调维权“到户”,产业发展、引领示范“到村”,环境“门前三包”“到片”,极大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岳场村依托亲情包户、亲情服务、亲情解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朋友圈”,实现了二十年来“零上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