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阴雨绵绵。在洪湖市瞿家湾镇四湖总干渠,往常总是排着长队的轮渡,如今已停用。而一旁的宦子口桥上,车辆往来不断。
一桥连通南北。
从过河两小时到开车两分钟,宦子口桥通车后,两岸百姓不再需要坐船和绕路。“一脚油门就能到对岸,不用再担心天气不好难过河了!” 洪湖市瞿家湾镇陈湾村村民肖光辉开着车行驶在大桥上,幸福感油然而生。
肖光辉从事水产行业,主要收购养殖户小龙虾。一条四湖总干渠将陈湾村一分为二,肖光辉家被分割在河的南岸,而瞿家湾镇大部分辖区在北岸。
为更好地收购养殖户的小龙虾,肖光辉在镇上设置了收购点。养殖户将小龙虾拿到收购点上卖,肖光辉要将收购点上的小龙虾运到自家来分拣,然后再运送到全国各地。
肖光辉告诉记者,一到小龙虾的季节,每天要走三四趟轮渡运送小龙虾,收购多了需要用货车运送时走不了水路,只能绕行20多公里走陆路,花钱、花时间,极为不便。
直线距离仅两三公里,但却需要花上几个小时,沿河10余处小型渡口,诉说着百姓的“过河难”。如今大桥通车了,打通两岸“交通壁垒”,不仅架起便民桥,更打通了老百姓的致富路。
一辆辆汽车从大桥驶过。
“现在节约了不少时间成本,市场竞争力也提升了,明年我计划扩大规模。”望着通车的大桥,肖光辉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在南岸,养殖户李佑国同样憧憬着未来。李佑国也是陈湾村村民,生活在南岸,家里养殖了10亩田的小龙虾。以往都是收购商到家里来收小龙虾,因为交通不便的原因,李佑国总是被压收购价,如今收购价能提高一至两元。
“今年的小龙虾已经卖完了,按照今年的产量,预计明年能增收5000多元。”李佑国高兴地说。
宦子口桥通车,高兴不只是洪湖人民,南岸往南走约1公里是监利市汴河镇。以往,汴河镇人民要上高速,或绕到毛市镇上高速,或坐渡船从瞿家湾镇上高速,到武汉需花费三到四个小时,如今一桥过河,到武汉节省了一个多小时时间。
监利市星兴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汴河镇匡老村,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11000多亩。合作社的小龙虾、黄鳝泥鳅要外销,得绕路,鲜活度受到很大影响。
大桥通车后,冷链车直接到塘口,两小时就能上武汉、长沙的餐桌,损耗率降了三成,质量也更有保证,客户订单明显多了。
“现在我们外运的物流成本降了,外地技术员、设备进来也方便。我们正计划扩大养殖规模,下一步打算发展‘养殖+电商’的经营模式,让咱汴河的小龙虾借着这座桥,走得更远、卖得更好!”该合作社负责人徐幼堂说。
农产品增收成效显著,两岸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也迎来新契机。大桥有效串联起瞿家湾镇与监利周老嘴古镇的红色资源,构建了“一小时红色旅游圈”,预计可带动游客量增长8%以上。
“以生态民宿、渔家体验等为代表的特色民俗活动潜力得到释放,预计每年可增加游客3万人,为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洪湖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肖初军介绍,随着环洪湖绿道因大桥贯通而形成完整闭环,洪湖更具备了承接马拉松、龙舟赛等大型赛事活动的条件,有力推动“红色研学+生态旅游”的产业融合。
宦子口桥承载着
村民们的希望与梦想
铺就了乡村振兴的金色通途
两岸乡村正一步步走向振兴之路
村民们的日子也将越过越红火
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将在这里绘就更加绚烂的篇章
(记者:陈雪玲 、胡威虎 通讯员:袁媛 实习生:郭晓澜/编辑:向倪僮/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