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六合垸管理区爱心托管班志愿者黄宇成: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反哺”故事

江汉风报道:“为什么来托管班?小孩子不吵闹吗?”每当有人这样问起志愿者黄宇成,这位三峡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总是平静而笃定地回答:“看到他们仿佛让我回到了过去。”

黄宇成(中间深蓝色衣服)在2018年“希望家园”的合影。

夏日炎炎,童声笑语交织。江陵县六合垸管理区天桥社区爱心托管班,黄宇成穿梭在孩子们中间,耐心讲解,温柔陪伴。他熟悉这里的每一寸气息——2018年的夏天,同样是在“希望家园”托管班里,一个害羞的小男孩被老师生动的讲解与趣味互动点亮了眼睛。从此,世界在他面前一点点展开。结课那天,他甚至鼓起勇气在全班面前背诵了一篇完整的英文故事。托管班曾给予他的,不仅是多彩假期与开阔眼界,更是一份珍贵的自信火种。

薪火相传:从“希望”学员到青春引路人

七年前在托管班的那个夏天,老师的循循善诱,让原本对假期课堂心怀抵触的黄宇成,逐渐被生动的内容与真诚的互动所吸引。那个曾经腼腆得不敢大声说话的孩子,最终勇敢地站在了结课表演的舞台上。

黄宇成(左)2018年与同伴在“希望家园”下棋。

当大一暑期来临,黄宇成没有丝毫犹豫便报名成为托管班志愿者。驱动他的,是内心深处的感念与回响:“我想像我的‘老师们’那样,陪他们度过一个同样充满发现与欢笑的假期。”从曾经的受教者到今日的施教者,他踏上了一条爱的闭环旅程。

以心育心:课堂里的“双向”奔赴

在托管班的课堂上,黄宇成很快体会到当年老师的不易与责任。如何把知识讲得生动有趣,紧紧抓住孩子们瞬息万变的注意力?如何克服自身紧张,清晰流畅地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这些成为他日日思考的课题。

黄宇成在2025年托管班上讲课。

更真实的挑战,来自孩子们迥异的性格——有安静沉浸于自己世界的小小“思想者”;有精力充沛、仿佛“哪吒”般活泼的探索者。如何平衡引导,让不同特质的孩子都能在集体中找到归属与成长的快乐?这考验着他的智慧与耐心。他尝试着理解每一个独特的小灵魂,努力营造一个包容、积极的共同成长空间。

最令他心头沉甸甸的,是家长们交托孩子时那份无言的信任。“我们相信,在这里,在大学生的带领下,孩子不仅能完成作业,更能获得心灵的滋养,拥有真正有意义的假期。”有家长说道。这份沉甸甸的托付,成为他肩上最重的责任,也化为心底最暖的烙印。

让爱延伸:青春脚步丈量更远乡土

重返希望家园,黄宇成见证了它的成长:课程设计更具知识性与趣味性。从妙趣横生的科普世界,到贴近生活的妙招常识,再到润物无声的思政启蒙。他深知,有些内容对孩子们或许稍显深奥,但“接触本身即意义”,能在幼小纯净的心田里悄然埋下一颗颗向上向善的种子,这正是新时代青年志愿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黄宇成教孩子下棋。

一个多月的志愿服务,是终点更是起点。黄宇成对奉献二字有了更深的体悟:个人能力提升固然重要,但服务社会方显青春本色。未来假期,他计划组建“三下乡”队伍,将托管班积累的经验与热忱带向更广阔的乡村腹地。“让知识的火种与关怀的温度,照亮更多需要的地方,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之力。”他目光坚定地说道。

从昔日仰着脸庞汲取光亮的懵懂学童,到今日俯身播撒希望的青年志愿者,黄宇成在爱心托管班完成了生命暖流的奇妙循环。托管班曾赠予他一个被知识与陪伴点亮的童年,如今,他选择用双手与热忱,守护新一代孩子们同样多彩的成长时光。

“黄宇成的经历正是社区‘希望家园’项目育人实效的生动注脚,这种‘反哺’的志愿精神在青年一代中的传承,正是该项目最珍贵的收获。当奉献的薪火传递不息,每一个平凡的夏天,便都蕴藏着改变一颗心灵、照亮一方天地的磅礴力量。”天桥社区爱心托管班相关负责人说。

(通讯员:田艳华、丁丹/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