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郢都和风调解室:典故润心 工伤纠纷终和解

江汉风报道:“多亏了古人的智慧点醒了我们,既让企业守了信,也让我安了心!”近日,在江陵郢都和风调解室,王师傅与某制造企业负责人紧紧握手,脸上的紧绷渐渐舒展。这场僵持数月的工伤赔偿纠纷,终在文化典故的浸润中,迎来了和解的双赢结局。

据了解,王师傅在工作时意外受伤,双方就工伤赔偿金额、支付时限产生激烈分歧:企业认为赔偿金额过高,提出分期支付但不愿签订书面承诺;王师傅则担心企业拖延兑现承诺,坚持一次性全额赔付,双方各执己见,几次沟通均不欢而散,矛盾逐渐激化。郢都和风调解室获悉后,迅速启动调解程序。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巧妙引用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向双方强调诚信是企业立身之本、职工相处之基。调解员点出企业可将承诺落于纸面,职工也应看到企业解决问题的诚意。经过调解员的耐心劝说,剑拔弩张的双方渐趋平静,最终握手言和,当场签订协议:企业承诺3个月内付清赔偿款,王师傅放弃额外诉求,僵局迎刃而解。

“调解不是‘判输赢’,是帮大家找回‘共事的初心’。”调解员介绍,“郢都和风调解室”立足楚文化底蕴,将“止戈为武”“一诺千金”等楚地典故融入劳动争议调解,通过“典故说情+法理兜底”,让生硬的法条有了文化的温度。截至目前,该调解室已采用典故调解法成功化解劳动纠纷20余起,调解金额约为120万元。江陵郢都和风调解室将继续深耕“文化+调解”模式,挖掘更多楚地典故与传统智慧,让楚文化在化解现代纠纷中焕发新活力,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营商环境添砖加瓦。

(记者:张梦瑶 通讯员:李逸/编辑:向倪僮/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作者:记者:张梦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