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区:“身心同护” 托起失能老人“夕阳红”

江汉风报道:连日来,随着全市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的持续推进,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群体的特殊需求,荆州区创新推出“康复护理+心理疏导”双服务模式,不仅帮助老人重拾身体机能,更以专业心理干预点亮他们的精神世界,让失能老人重燃生活希望。一场以“身心同护”为核心的暖心服务正在各社区持续升温。

在解放社区,87岁的黄奶奶因身体机能退化卧床三年,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更因生活无法自理陷入抑郁。“她总说自己是家人的累赘,不想活了。”黄奶奶的女儿含泪回忆。转机出现在今年5月,荆州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的护理人员敲开了黄奶奶的家门。

护理团队为黄奶奶量身定制了“阶梯式康复计划”:从每日15分钟的被动关节活动,逐步增加到20分钟辅助抬腿训练;同步引入“回忆疗法”,通过翻看老照片、播放戏曲等方式唤醒积极情绪。“我们教黄奶奶用手指打拍子配合音乐,现在她能主动要求加练了。”康复师小王翻开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老人每次训练的进步。

更令人欣喜的是心理干预的成效。康复师小王采用“家庭系统治疗”技术,组织三代同堂的“感恩对话”,让黄奶奶感受到家人的珍视。“现在她每天早上都催我帮她梳头,说要漂漂亮亮做康复。”黄奶奶女儿抹着眼泪笑道。如今,黄奶奶不仅能独立抬手抬腿,脸上久违的笑容更成为全家最珍贵的礼物。

民主社区64岁的李阿姨与重症肌无力抗争十余年,下肢瘫痪让她常年困守轮椅。“以前觉得活着就是熬日子。”李阿姨坦言。服务团队入驻后,除制定上肢力量训练方案外,更创新运用“正念减压疗法”,引导她通过观察窗台绿植的生长节奏感知生命律动。

“我们教她用手指在轮椅扶手上‘弹钢琴’,配合呼吸训练调节情绪。”护理组组长杨经理介绍,起初李阿姨总是沉默地低头,但护理人员坚持每天陪她“聊天”——从天气变化聊到社区趣事,从年轻时的经历聊到对未来的期待。渐渐地,李阿姨开始主动分享感受:“昨天听见你们讨论公园的花开了,我很想出去看看。”

如今,李阿姨的轮椅上总挂着一面小镜子——这是她主动要求的心情道具。“每天出门前,我会对着镜子笑一笑。”她说,“虽然走不远,但心已经飞出去了。”

当专业康复护理与心灵关怀同频共振,当政策温度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失能老人的晚年生活逐渐绽放出别样光彩。这场“身心同护”行动不仅为荆州区1200余位老人缓解了病痛、驱散了孤独,更重塑了社会对养老价值的认知——老去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被温柔托举的新起点。

(记者:刘思楫 通讯员:张念念/编辑:向倪僮/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作者:记者:刘思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