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近期,持续高温天气导致路面温度急剧升高,公安县部分国省干线公路出现坑槽、裂缝、车辙、拥包等病害。面对严峻的保畅压力,公安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养护人员不惧高温“烤”验,日夜奋战,全力保障管养公路及桥梁的安全畅通。
7月1日清晨5时许,天色微明,南平公路养护站的养护机械设备已开始作业。站长陈维带领养护人员迅速将养护作业机具和安全警示标志牌装载完毕,即刻驱车赶往254省道石子滩段。该路段此前因强降雨天气造成路面坑槽,需进行紧急修复。养护人员首先使用挖掘机彻底清理路面损坏区域。随后,当温度高达140摄氏度的沥青混凝土材料运抵现场后,他们迅速展开摊铺、整平、压实等工序。
陈维在作业间隙强调:“沥青路面修复对摊铺精度要求极高。高温下,沥青混合料的粘度会降低,若不及时充分压实,极易引发松散、拥包等问题,影响修复质量。”约70分钟后,一个面积约2平方米的路面坑槽得以修复,公路恢复正常通行。此时,养护人员身上标志性的桔红色工作服已被汗水浸透。
在221省道东清河大桥上,养护人员王进球正手持扫帚,细致地清理着桥面杂物与垃圾。拥有35年一线养护经验的他深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杂物,在高温天气下可能堵塞桥面排水系统,进而对桥梁结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王进球对所管养的公路与桥梁怀有深厚的感情。他表示:“虽然高温作业十分辛苦,但每当看到自己修补好的路面变得平整,养护的桥梁上车辆顺畅通行,内心便充满成就感。”
与此同时,在351国道上,斗湖堤公路站站长廖贻军正驾驶养护车辆进行日常巡查。一旦发现路面有抛洒物或路障,他会立即与同事展开清理。这些活跃在公路上的养护人员,如同经验丰富的“公路医生”,运用精湛技艺,对公路进行精准“诊断”和“靶向治疗”。
截至当日18时,该中心工作群内已汇总各站点的当日工作情况:221省道路肩坍塌处已完成修复,351国道完成路树修整4公里……一条条应急修复与日常养护的信息,一组组详实的养护数据,不仅记录了公安公路人的辛勤付出,更彰显了他们在高温天气下坚守岗位、履职尽责的责任与担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