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公路部门战高温斗酷暑 全力攻坚迎“国评”

江汉风报道:热浪袭人。在2025年国家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国评)冲刺阶段,荆州市公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迎烤验、战高温、保畅通”的攻坚姿态,在全市国省干线掀起养护施工热潮,用汗水诠释公路人的责任担当,为打造“畅安舒美”公路通行环境按下“加速键”。

科技赋能,工艺升级提质效

为提升“国评”冲刺质效,荆州公路部门大力推进科技赋能与工艺革新。在石首G234兴阳线灾毁重建工程中,机械轰鸣与沥青蒸腾的热浪交织,裂化贴合新技术通过“裂化—铣刨—加铺沥青面层”一体化工艺,将原有水泥路面转化为柔性沥青路面,不仅降低噪音扬尘,更使行车舒适性大幅提升。G351台小线松滋段则采用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通过优化骨料级配增强基层整体性,抗变形能力与耐久性显著优于传统工艺,成为攻克重载交通道路顽疾的“利器”。

精细养护,毫米之间见匠心

烈日当空,正是路面病害处置的黄金期。公路养护人员无惧“烤”验,在热浪中精准作业。洪湖公路人采取“晨攻午守”策略,每日凌晨5点便启动标线施工,借助180℃高温划线机,笔直醒目的反光标线在路面上延伸。“标线是司机的生命线,必须经得起烈日考验。”洪湖养护站长王右才介绍,截至目前该市已完成65公里标线更新、7100平方米沥青铣刨。在公安县254省道石子滩段,南平养护站长陈维正带领团队精细修复沥青路面。他一边快速用铁锹摊平沥青混凝土,一边向同事强调施工要点:“高温下沥青混合料粘度会降低,必须及时精细摊铺、快速压实,否则极易松散、拥包,影响修复质量!”仅70分钟,一个近2平方的路面坑槽修复完成,公路恢复正常通行状态。

攻坚克难,鏖战高温保进度

各重点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多措并举,与时间赛跑,与高温抗争。环洪湖马拉松接驳公路施工现场,工人们凌晨4点就开始校准标高,只为避开午后40℃高温。“路基压实度必须超过96%,容不得马虎。”工人老张的劳保鞋踩在滚烫的沥青上,滋滋作响。在松滋桃树段水毁抢修现场,工人们搬石块、筑挡墙,衣服湿了又干,只为尽快修复六月强降雨导致的山体滑坡损毁路段。截至7月初,荆州市已完成57公里路面改造工程、3座危旧桥加固,G351台小线等在建项目正按节点推进。

路域整治,美丽公路惠民生

路域环境整治中,江陵县联合执法部门集中清理S223沈荆线、G351台小线违规标志牌48块、老旧设施6处;沙市区加强梅雨季节巡查,及时处置路面病害;松滋市、荆州区常态化清理路域环境,修剪树木侧枝;监利市则加大路面、中央分隔带、抛洒物清理力度,保障道路整洁。全市公路系统累计出动养护人员2540人次,机械398台次,修补坑槽3340㎡,清理边沟5380米,整修路树10286棵。

(记者:赵叶秋 通讯员:邓媛媛、罗秋雨/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媛/三审:江敏)

(作者:记者:赵叶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