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洪湖,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被誉为“江汉平原之肾”,是荆楚大地重要的生态屏障,荆州推进长江大保护的关键所在。大江大湖让荆州有着大胸怀,“担当”二字始终萦绕在荆州儿女心头。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637万荆州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按照“近期稳住、中期提升、远期转型”的目标,重点整治洪湖流域水生态突出问题,确保“两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一曲《洪湖水》,唱不尽荆楚儿女对洪湖的深情。多年以前,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洪湖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生态环境问题。加之洪湖水源主要来自四湖总干渠、西干渠、东干渠、田关河、螺山干渠和排涝河,水系复杂,历经几次治理的洪湖生态环境依旧脆弱。面对洪湖生态问题,荆州市委、市政府没有推诿,荆州人民没有退缩,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找寻突破,先后制定《荆州市洪湖水质改善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关于全力开展洪湖流域水质改善提升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方案,明确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的总体思路。“湖外控源截污、湖内活水修复”,打出的这套组合拳,是洪湖水质向好的关键。通过科学调控水位、晒湖育草和补种,眼下,湖区植被恢复已超过16万亩,占总面积26.85%。
洪湖承接四湖流域的来水,生活污水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带来的降磷任务非常艰巨。因此,治理不仅在湖里,更要在源头。5月以来,荆州开展全市洗涤用品禁磷拉网式排查,严控含磷污染物入湖。六月底,一套覆盖243个重点入湖排口的智慧监测系统也将建成。
荆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黄凯说:“对洗衣店、洗车店以及布草店这种洗涤用品用量比较大的企业进行一个信息的梳理,向生态环境部门进行推送,建立一个信息共享机制。”
同步实施的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覆盖荆州全市8个县市区,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总投资72.23亿元。其中荆州区菱角湖国家湿地公园湖滨带生态修复、丁家咀水库备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与保护、长湖流域(紫荆片区)生态环境系统整治3个山水子项目与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的水系密不可分。目前这3个子项目已全面收官,为荆州区注入了绿色“动能”。
荆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华卿说:“菱角湖项目以建造生物最佳栖息地为突破点,写好生态加结合文章,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环境质量大变样;紫荆片区项目以守牢长湖上游生态底线为着力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质稳步提升;丁家咀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为落脚点,生态优化促进农旅融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一系列举措,收获了可喜的成效。5月23号,中央巡视组下沉荆州期间,随机抽查4个排口水质,检测结果全部达到排放标准。即将到来的汛期,对持续向好的湖泊环境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在流域内的滨斗湖,记者看到,中国科学院的专家正在试种一种能在汛期生长良好的植被。
“使它适应丰水期,发挥更长的这样一个生态环境效益,只要沉水植被逐渐修复了,那么湖内的水质就有可能有所改善。”中国科学院洪湖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厉恩华说。
水清岸绿,才能续写更美的洪湖故事。在瞿家湾,碧波荡漾的荷塘与古朴的老街,吸引着各地游客。瞿家湾镇人大主席、文旅推介官张伟正用独特的方式,向游客们讲述这里的红色故事。
荆州市文旅推介官 荆州洪湖市瞿家湾镇人大主席 张伟:把我们的红色文化,能够更好地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得到延续和传承,让我们的家乡被更多的人关注。
生态永远是文旅的底色。今年上半年,仅清明、五一、端午三个小长假,瞿家湾三场大型活动就吸引游客18万人次。
监利市汴河镇最东端,王小垸村静卧于洪湖西岸。过去,这片水乡曾困囿于围网养殖的牢笼中,蜷缩在水质污染的阴影里。如今,淤塞的河道重现潺潺流水,溃败的围垸变身千座生态岛。投资1100万元的“三坝两池”将养殖废水层层过滤,唱响“活水养人”的欢歌。
监利市汴河镇王小垸村党总支书记李花青说:“我们这个尾水治理,覆盖面积是6300亩田,我们这里是虾稻连作的,有饲料污染,有废料污染,有农业污染,通过处理以后,我们基本上净化池达到2类水,(一般)达到3类水,效果还是很明显,我们这个水不流入洪湖,是循环利用的。”
据荆州市生态环境局最新监测报告显示,今年1至5月,洪湖水质稳定在四类以上,其中1至4月连续达到国家考核目标。
1到5月份,总磷浓度降到了0.082,相比去年同期是下降了23%,我们流域内还有5个河渠断面,1到5月份水质都是优良(三类)。
朝着“两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的目标,这场洪湖治理攻坚战正在持续打响。努力实现从“洪湖之治”到“洪湖之美”,再现“洪湖水、浪打浪”的旖旎风光。
(记者:卢艳、徐欢欢/编辑:向倪僮/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