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区八岭山镇:广场设置“小泳池” 巧解防溺“大难题”

江汉风报道:盛夏炎炎,儿童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在乡村野外水域广布、正规游泳场所稀缺的背景下,青少年溺水隐患尤为突出。为破解这一难题,荆州区八岭山镇创新思路,以“疏堵结合”替代传统“一刀切”的禁泳模式,在杨场社区、三桥村、朱家岭村和新场村四个试点村(社区)的文体广场上搭建起彩色充气式“安全泳池”,为孩子们开辟了一片清凉又安心的戏水天地。

“以前孩子总想去野塘游泳,我们提心吊胆。现在社区有了免费泳池,还有专人看护,终于能放心了!”杨场社区居民张奶奶看着在泳池中嬉闹的孙辈,脸上满是欣慰。这些由厚质塑胶材料制成的可充气泳池,不仅免费向村民开放,还配备定时换水消毒和24小时安全巡查机制。各村(社区)每日安排辅警、治调主任担任“安全巡视员”,与家长共同织密防护网。村民王先生感慨:“泳池建在广场上,孩子玩得开心,大人看得安心,这才是真正为民办实事!”

除建设安全泳池外,八岭山镇同步推进多项防溺水举措:制定镇政府主要部门责任清单,明确分工;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未成年人安全工作;组织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及志愿者对辖区河流、水库等重点水域开展常态化巡查,确保警示标识和救生圈、竹竿等“四件套”完备无缺。同时,针对3至18岁未成年人开展入户宣传,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强化安全意识,实现“人防+物防+技防”全覆盖。

八岭山镇的创新实践,既满足了青少年亲近自然的天性,又从源头上消除了野外游泳的风险。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防溺水不能仅靠‘堵’,更要‘疏’。通过提供安全戏水场所、完善监护机制、强化宣传教育,我们努力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这一模式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广泛好评,不少村民自发成为“安全监督员”,共同守护暑期安全。

(记者:潘路 通讯员:熊燚婷/编辑:向倪僮/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作者:记者:潘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