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六月的荆江,烟波浩渺,两岸草木葱茏,98抗洪纪念碑巍然矗立,斑驳的碑身镌刻着不朽的英雄史诗。6月27日下午,一场涤荡心灵、叩问初心的主题团日活动,于荆江抗洪纪念碑前庄严启幕。来自沙市一中的30名团员青年,心怀敬畏,步履坚定,踏着先辈足迹,追寻红色记忆,感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让“三大精神”的时代强音在青春血脉中澎湃奔涌。
碑前砺初心:誓言响彻云霄,基因熔铸血脉
鲜红的团旗迎风招展,如同点燃的青春火炬。在98抗洪纪念碑前,荆江亭社区讲解员朱三红饱含深情的讲述,将时光拉回到1998年那个惊心动魄的夏天。“风雨如晦,浊浪滔天……”她深情描绘着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军民同心、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于危难关头谱写鱼水深情的壮丽史诗。那些抗洪一线的感人事迹,让抽象的“抗洪精神”变得可触可感,直抵心灵,深深烙印在青年心间,成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伴随着清澈而坚定的声音,全体团员面向团旗,在沙市一中团委书记的领誓下,重温入团誓词。铿锵誓言,如雷贯耳,响彻荆江北岸,与历史深处的呐喊交响共鸣。这一刻,信仰之光穿透时空,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血脉中奔涌不息 。
堤上悟真知:刻痕铭记生命,实践诠释担当
历史的精神,唯有融入实践沃土,方能绽放时代光芒。随后,解放街道武装部干部刘登灿带领团员青年沿荆江大堤防汛现场实地参观。行走在守护万家灯火的巍巍长堤上,刘登灿结合亲身经历,将抗洪战场化为生动课堂。他指着大堤上那些被岁月侵蚀、深浅不一的水位标记线,声音凝重:“同学们请看,这里每一道刻痕,都是生命的刻度,更是人民至上的永恒证言!”他细致讲解了荆江大堤的防汛要点、险情识别与处置流程,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在实践教学中落地生根。
安全教育的警钟在宝塔湾畔敲响。荆州沙市海事处盐卡执法大队队长周栋栋结合水域特点,为团员青年们带来一堂生动的防溺水知识课。他通过真实案例警示与实用技能传授,强调珍爱生命、科学避险的重要性,为青春系紧“安全绳”,筑牢“生命线”。这堂“行走的课堂”,让安全意识和防汛知识化作守护未来的坚实铠甲。
潮头立新志:心潮逐浪而高,薪火代代相传
活动结束,胸中激荡的家国情怀,如荆江潮涌般澎湃不息。这场在见证历史的堤坝上、奔流不息的长江边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汇聚支点力量”主题团日,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淬炼和力量的凝聚。通过身临其境的历史洗礼、震撼心灵的誓词重温、知行合一的堤坝教学、贴近生活的安全教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伟力、“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钢铁意志、“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必胜信念,已深深熔铸为青年一代的精神底色与行动自觉。
沙市一中高二(14)班团员陈姝宇道出了共同心声:“惊涛终会平,但精神的火炬永不熄灭!”。沙市区团员青年必将从这堂生动的“精神必修课”中汲取的磅礴力量,内化为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外化为建功立业的扎实行动,让伟大的抗洪精神在赓续传承中绽放时代光芒,让青春的航船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途中乘风破浪、勇毅前行!
(记者:肖琦 通讯员:姜李一/编辑:向倪僮/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