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道之畔“绿”生“金”

江汉风报道:万里长江,美在荆江。483公里的荆江九曲回肠,荆江在石首中洲子江段裁弯取直,形成了长江故道。在中洲子长江故道与新江之间的洲滩之地,一眼望去好似水天相连,这块地如水天之心,故名天心洲。“春风又绿荆江岸(第七季)·家在山水间”特别报道,今天一起走进这座小村庄,看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映生辉、自然风光与田园美景相得益彰。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黄科:“现在我所在的位置是天心洲村境内的故道区域,放眼望去,江水清冽,满眼葱绿。一个月前,阳春三月,这里草长莺飞,天鹅湖畔的百亩五彩油菜花海换上了新装,迎来了最佳的观赏期。”

每年3月份,石首小河口镇天心洲村的故道边村挤满了游客,因为这里迎来了五彩油菜花海的最佳观赏期。从天空俯瞰花海,五彩斑斓的花田与蓝天白云、蜿蜒的长江故道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绝美的春日画卷。

监利市游客闫沛 :“左边是长江故道,右边是油菜花海,这样的美景很独特,真的是难得一见。”

廖耀奇作为土生土长的天心洲村人,他带领天心洲村依托长江故道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洲滩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赏油菜花海、观江豚逐浪,沿故道修建观景台专门供游客观豚看景。

石首市小河口镇天心洲村党总支书记廖耀奇:“今天看得到江豚,现在天气好一点江豚都跃出水面,追着鱼吃,一跃一跃很好看。”

“能看到,现在大概有60头左右。”

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更是催生出新的发展机遇。2024年8月,石首市小河口镇故道画廊农文旅项目开工建设,项目结合故道湿地文化,打造集餐饮、垂钓、研学等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基地。为了保护这片绿色,“促进长江故道生态保护,改善村里的人居环境,村里争取了300多万元资金完成污水管网入户项目。廖书记告诉我们,现在村里的目标“不仅要让天心洲村的环境变美,更要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村民的金山银山。”这几年,天心洲村通过发展农文旅融合、土地流转等模式,村集体年收入达330余万元,在每年春节前还拿出150万给村民们分红,让发展成果实实在在惠及每一户家庭。

石首市小河口镇天心洲村虾农陈家明:“效益好的时候一年一亩田可以挣4000块钱左右。”

天心洲村在做大集体资产、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夯实村级家底的同时,以湖北万里食品有限公司为示范点,积极探索电商直播+特色农业联合发展新模式,现在正是粽叶销售的旺季。

“3279在不在直播间,在直播间的话现在给您选叶子,19.9元一斤。”

湖北万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望:“直播间一般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半,咱们这边水资源比较丰富嘛,优质的芦苇是特别多的,像这种粽叶看起来比较大,对不对这上面有裂口,一般有裂口的我们是不要的,宽度不够,长度不够,还有有些长虫的呀,有黄斑的都是不要的。”

湖北万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望:“这是我们一些地方的特色产品,这是我们地方特色的酱腌菜,这个是萝卜丁,有四五种口味,牛三鲜也是我们地方的特色,这是我们当地的特色稻米,长江大保护之后,我们这边环境变好了,米也更香了。”

生态美了,群众富了。天心洲村立足生态禀赋,以“绿”破题、 生“金”发力,在乡村产业布局优化中,将农业根基、文化底蕴与旅游资源有机串联,实现了从“好风景”到“好钱景”的华丽转身。

石首市小河口镇天心洲村村民熊泽荣:“通过这些年的发展 我作为老村民,很开心、很幸福。”

记者手记

从地下管网到云端卖场,从坍塌的厂房到智能生产线,天心洲村的故事里藏着长江大保护带动乡村振兴的密码——让生态美可触可感,让年轻人有梦可追。在天空中看着天心洲村那些绿色越来越浓的江水和乡村,这正是天心洲给长江的最美情书。当发展与保护同频共振,母亲河终将回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还有那生生不息的绿色希望。

(记者:杨萌、黄科、孙晓旭、廖程帆、陈叶、徐峰 通讯员:郝继华/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作者:记者:杨萌、黄科、孙晓旭、廖程帆、陈叶、徐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