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注下,随着纪南文旅区新区的建设、关公义园景区的开园、楚王车马阵4A景区的挂牌,荆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与楚文化、三国文化同样重要的,有着悠久历史的长江水文化及商埠文化,及其传承至今的丰富的文化遗产、独特的文化习俗,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单靠洋码头的改造难以承载整个商埠文化
沙市自古以来就是商业重镇,商贾云集,百业俱兴。待到清末被辟为通商口岸,遂成为长江中游的著名商埠,素有“小汉口”之称。沙市商埠文化在近代进入发展的鼎盛期,其传承至今的丰富的文化遗产、独特的文化习俗,是值得我们研究并加以利用的宝贵财富。
商埠文化是长江水文化的一部分,沙市依靠长江黄金水道得以繁荣,沙市洋码头和胜利街、中山路是沙市百年商业的发源地,是现代工业的兴起地。
去年11月,《荆江风情带——沙市洋码头片区详细规划(草案)》出台,将洋码头片区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功能区,形成了“三横、五轴、十节点”的规划结构,力争重现沙市“洋码头”百年繁华。政协委员余波是洋码头项目工作队伍中的一员,他表示,目前随着棚户区的改造,已经开始了拆迁,所幸的是,在拆迁过程中,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但现状确实很令人担忧。面对现有的规划,余波认为,主题比较分散,特点不够突出,一个码头并不能承载整个沙市的商埠文化。于是在改造过程中,他萌生了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不将沙市老街打包,统一规划改造,从而实现堤内堤外发展的融会贯通呢?”
民盟荆州市委员会委员们经过前期调研,实地考察沙市老街、搜集大量历史资料,他们认为保护历史遗存,加快统筹规划,重现老街繁荣势在必行。
老街区萧条破败大量历史遗存亟待保护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荆州市中心城区实地调查、采集数据和登记表显示,我市中心城区现存古建筑、石碑石刻、近现代重要历史遗迹及代表性建筑332处(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新发现307处)。其中,分布在沙市城区中山路、胜利街、崇文街、解放路等历史文化街区优秀历史建筑243处。
现在回头看看这些街区,中山路历史建筑破败不堪,满目凄凉,仅剩老邮局大楼孤独矗立,另一边的商业步行街也是门可罗雀;胜利街的老房子、胡同犹在,老房子的青砖灰瓦、雕花窗棂、木质阁楼犹在,只是已破旧斑驳,只有门牌上“优秀历史建筑”的铭牌,脚下磨得铮亮的青石板路,或许还能告诉人们它曾经的辉煌;洋码头标准
性的建筑沙市港大楼,已经成为KTV游乐场,原始建筑被改得面目全非,天主教堂也用玻璃幕墙改变了原有特色,百年建筑打包厂也成了危房,修缮和保护迫在眉睫。
据了解,洋码头经过前期拆迁后,还保存了打包厂、江天粮食仓库、安利英行、保安寺等88栋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委员们希望以荆州滨江风情带和沙市洋码头为引擎,依托沙市胜利街、中山路、崇文街、解放路为文化和商业支撑,打造“沙市商埠文化旅游区”,在统一的规划下,加快商埠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以游促商、以商促游,
将沙市打造成“千年古埠、文化商城”,为荆州市的文化旅游增添新的亮点。
统筹规划保护与开发沙市老街区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建筑,尤其要保护好“洋码头”和“九十铺”的历史风貌,恢复沙市民国社会的生活图景。
依托各街区不同文化打造特色一条街。胜利街以承载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古建故居为特色,修复余上沅、邓裕志、德龄等名人故居,复原“恒春茂”等老字号商铺,将其建成沙市老民居文化一条街;中山路打造民国记忆与现代商业的融合,对现存的“徐万源”、“老天宝”、“好公道”等老商业建筑进行修缮,建成沙市老字号文化一
条街;崇文街可保留青石板路、老房子、古井、石碑等历史遗迹,复原丝线作坊、包头店铺、黄州会馆等历史遗迹,建成沙市老会馆文化一条街;解放路可支持地方特色的酒楼、餐馆、小吃店、茶社等进驻,将其建成沙市最为集中的荆沙传统美食一条街。
加快文化包装和旅游推介。建设沙市商埠文化旅游区必须与发展旅游产业紧密结合起来,让沙市历史文化街区同时成为观光旅游景区,变历史文化资源为旅游产品。可以以邓家大院、沙市老字号老同兴、恒春茂等为背景,创作、拍摄反映沙市码头商埠文化的影视作品,扩大沙市商埠文化的影响力。在活动上可举办沙市商埠文化节,打“商埠”牌,唱经贸戏,通过举办商埠文化研讨会、全国民间收藏品交流会、文化庙会等活动,促进商埠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
复兴沙市老街,听听政协委员怎么说。
政协委员谭文:
相信每一位老沙市人对商埠文化并不陌生,这比历史悠久的楚文化、三国文化甚至更为亲切,更具感染力。近年来,荆州旅游快速发展,除开发古城景区,弘扬楚文化的同时,还应挖掘商埠文化,打造荆州文化旅游新亮点。
商埠文化旅游区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统筹规划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建议沙市商埠文化旅游区以老沙市商业区为基础,南从学堂洲到盐卡的荆江风情带,东至红星南路,北至北京路,西至廖子河。整个区域包含中山路、胜利街、崇文街、解放路等主要以长江商埠文化发展起来的重要区域。将该区域进行统一打包规划,以商埠文化为核心打造全新旅游休闲景区。
政协委员杨春磊:
沙市老街区的复兴一直是我最为关注的话题。前期花费两年时间对荆江沿岸进行实地调研,咨询了一些档案馆专家,对洋码头及历史文化街区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去年两会上,也曾提出了关于在荆江风情带建设中将洋码头纳入整体规划的建议。目前,洋码头改造项目正在进行中,但不应以单项性的街区为设计规划,要站在更高的视野和角度,将洋码头、中山路和胜利街进行整体规划。且在规划中,要注重挖掘不同街区的特色,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与沿江风光带建设、旧城改造结合起来,进行差异化开发,形成以文化为主、商业为辅的沙市商埠文化旅游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