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沙岗镇:凌晨三点的生命守护战

江汉风报道:4月的江汉平原,小龙虾进入上市旺季。近日来,每天凌晨3点,江陵县沙岗镇周马线、后新线两条主干道上灯火通明:身着反光背心的执法人员来回巡查,引导货车有序停放,帮助商户将摊位挪至安全区域。小龙虾主产区曾因产业繁荣与交通安全的矛盾遭遇治理难题,在经历亡人事故的警示后,正以“硬核举措”书写着“人民至上”的治理答卷。

直面“产业痛”:当“致富路”成为“隐患路”

沙岗镇年产小龙虾超1万吨,每年4月至6月,来自周边县市的100余辆大货车于凌晨涌入,在主干道两侧形成100余个临时收购点。然而,占道经营导致双向车道变“单行道”,夜间照明不足、货车视线盲区等问题叠加,2024年同期接连发生3起亡人交通事故,“卖虾致富”与“出行安全”的矛盾一度成为群众反映的焦点。

“凌晨2点到5点是交易高峰,也是光线最暗、司机疲劳驾驶的高危时段。”沙岗镇派出所所长孙盼盼调出监控视频:狭窄路面上,货车斜停装卸、三轮车随意穿行、收购商打着手电筒讨价还价,“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根本来不及刹车。”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全镇亡人事故中70%发生在这两条主干道,且集中在凌晨3-4点。

打响“攻坚战”:多部门凌晨联动织密安全网

“压降亡人事故,必须抓住‘人、车、路、环境’四个关键。”沙岗镇党委副书记孙健介绍,在吸取以往教训、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后,该镇升级“零点行动”工作机制,每日凌晨2:30,联合执法队准时到岗,展开“三步走”整治:

第一步“疏堵结合”划边界。城建办在主干道两侧50米外划定交易区,设置反光锥、警示灯和引导标识,执法人员逐户帮商户搬秤具、摆筐子。为了让商户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安全区域的优势,执法人员还会结合实际案例,向商户讲解在安全区域经营的好处。“开始觉得麻烦,现在摊位亮堂了,货车也不堵在门口,生意反而更好做。”商户李大姐指着新划的黄色标线说。

第二步“科技+人力”强监管。派出所启用夜间执法记录仪,对超载、违停等行为“零容忍”;市场监管所同步检查电子秤,杜绝“鬼秤”引发的纠纷占道。同时,为了提高夜间执法的精准度和效率,镇上还在主干道上新增了多个高清监控摄像头,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的24小时实时监控。

第三步“精准宣传”入人心。执法队随身携带“安全小贴士”,向商户讲解“摊位退后1米=安全增加10分”,给司机发放“凌晨行车注意事项”,还组织辖区17名治保主任担任“安全宣传员”,在工作微信群实时播报路况。此外,镇上还定期组织商户和司机参加安全培训会议,邀请交警部门的专家进行授课,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数据见证“新变化”:在挑战中不断前行的治理逻辑

截至4月16日,专项整治开展16天,沙岗镇主干道日均车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0%,亡人事故发生率较之前明显下降,一般事故下降60%。虽然仍有个别事故发生,但商户和司机的安全意识显著提升:90%的摊位主动退到安全区域,80%的货车自觉使用示廓灯,凌晨路面的争吵声少了,“小心慢行”的提醒多了。

在沙岗镇的凌晨,执法人员的辛苦坚守从未停歇,基层治理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从“亡人事故频发”到事故率逐步下降,关键在于抓住了“问题在凌晨、根源在秩序、核心在共治”的本质。

投稿人:鄢明轩/编辑:朱佳敏/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