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荆楚》第二季第四讲:中国共产党的女创始人向警予的抉择

江汉风报道:英雄非生而英勇,唯有选择于无畏。近日,长江大学校本特色思政课《信•荆楚》第二季第四讲“抉择”开讲,一封封穿越时空的红色家书、一张张斑驳的旧照片,让同学们“靠近”了那些至情至性的民族英灵,了解他们如何用自己的“选择”支撑起整个民族的脊梁。

现场聆听本次课程的不仅有长大师生,还有湖北省红色书信研究与传播中心的全体教师、江陵县委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科级干部主体班学员等。课堂上,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信·荆楚》课程组教师张莉,以向警予的一封家书为主线,从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必然等角度剖析家庭和事业何以可选,讲述向警予为妇女解放运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的人生抉择,生动诠释了革命先辈将崇高理想信念融入革命事业,为国为民不懈奋斗的大无畏精神,引导青年学子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信·荆楚》课程组教师张莉表示:“今年是向警予诞辰130周年,她是我们妇女解放的先驱,今天通过向警予家书,我们看到了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的自由环境,我们要沿着革命先烈的思想继续前进,弘扬他们家国情怀,不仅追求自我成长,更将自我成长与群体成长相结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伟力。”

江陵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郭昕怡表示:“这不仅是一次历史教育更是一次精神洗礼,老师通过解析向警予烈士的家书,感受到革命年代女性在家庭与事业间的抉择的艰难。作为江陵县一名女党员的青年干部,让我更加意识到当代女性就要传承向警予同志,为党奉献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要独立自主学习提升自身本领,用实践行动诠释巾帼女性的担当,为荆州市建功支点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情景演绎环节,三位同学深情演绎了蔡和森和向警予赴法求索、寻求革命真理的故事,从时空对望到异国求学,从道路探索到希望萌芽,情景交融,带领在场师生重走蔡和森、向警予的赴法初心之路,开启心灵觉醒与成长之旅。课堂上,同学们通过深情讲述、情景演绎、书信品读、课堂互动等形式,沉浸式感受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至高情怀。

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学生白涛涛表示:“今天老师讲解中的一段话让我豁然开朗,选择本身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选项之间的平等,通过老师这节课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有很多选择的时候,无论自己做什么选择一定不要后悔,要坚持自己的选择。”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王雪娇说:“向警予同志关于家庭和事业的抉择给了我很多启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多的财富和多高的地位,在于对社会和国家的地位。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好家庭与事业的抉择,需要我们不断成长与学习,要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更要有处理家庭事务的能力。”

当天的思政课在歌曲《孤勇者》中落下帷幕,也以此向每一位战火年代的英雄致敬。正是一代又一代“孤勇者”前赴后继,才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穿越时空、飞跃山海,换来今天的盛世中国。

(记者:胡嫚嫚、胡威虎/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作者:记者:胡嫚嫚、胡威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