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既是寄思先祖的肃穆节日,也可趁假日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悠久的祭祖文化与饮食密不可分,在清明节吃冷食的习俗一直保留至今,为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荆州区市场监管局、荆州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发布如下消费提示。
一、文明祭扫,共创绿色清明。清明祭扫期间,相关祭祀用品、鲜花等商品热销,消费者选择祭奠用品时,建议到正规殡葬用品店购买,购物前要询问好价格、数量等信息,理性选购,切勿轻信“风水宝地”“限量促销”等营销话术,谨防上当受骗。商家须明码标价,依法依规诚信经营,保证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提倡市民采用鲜花祭扫、植树绿化、祈福寄语等绿色低碳的祭祀方式来缅怀先祖、追思先人。
二、安全就餐,谨防食物变质。清明时节气温回暖,天气潮湿多雨,凉皮、米线等即食湿粉制品容易腐败变质,食用前应保证无异味无霉变,贮存应低温避光并及时食用,一旦发现有异味、霉斑,就不能再食用。外出就餐时,要选择证照齐全、清洁卫生,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经营商家,谨慎食用生冷食物,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养成文明用餐好习惯。自觉抵制食用野生动物,不购买未经检验检疫或来源不明的禽畜肉。点餐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下单,理智消费,避免过量点餐,减少浪费。
三、合理饮食,适度食用时令食品。清明前后有食用青团、蒿粑等节令食品的习惯,青团、蒿粑一般是由糯米或糯米粉与艾草等混合,经包馅、蒸制等工序制成的可直接食用的食品,除选购与制作过程需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外,老人、小孩以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群食用要适量,儿童要在成人监护下食用,谨防噎食,对某些食物过敏的消费者,购买时需查看标签上的配料表和致敏物质提示,选择合适的品种,防止致敏物质摄入。
在消费过程中,要保留好消费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或食品安全问题,可随时拨打“12315”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热线电话。
(通讯员:曹沁言/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