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春回大地暖,植绿正当时。在第47个“全民义务植树节”来临之际,荆州市各地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群众代表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为长江岸线添新绿、筑生态屏障,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守护荆州“绿水青山”。
3月10日上午,荆州区学堂洲泵站附近的长江岸线人头攒动。来自荆州中心城区的部分干部职工、群众代表们分工协作,挥动铁锹、铲土入坑、灌溉浇水,有条不紊地完成植树各个工序,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不一会,500多棵中山杉、早樱扎根沃土,迎风而立,荆州的长江岸线又增添一片新绿。
荆州区城南街道学堂洲社区志愿者芦耀莉:“每一棵树的种栽都是对长江生态环境的一次温柔呵护,通过今天的活动,我希望所有的志愿者都能踊跃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共同守护长江,为长江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建三局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孙春明:“今天我们项目团队来了20人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我们既是大桥的建设者,也是长江生态的守护者,通过今天的(长江)岸线植绿护绿活动,为美丽中国贡献建设者的智慧和力量。”
当天的植树点位于长江荆州学堂洲段,前些年,这里码头砂石场密布、环境杂乱不堪。随着长江大保护深入开展,过去堆积如山的砂石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回归自然的绿。或植树,或建人行绿道,或建滨江公园。花草树木,绿色葱葱,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荆州区城南街道白龙社区居民邓思思:“植树可以固土保水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减少长江的负担,种树就是增加绿色屏障,既可以防风也可以防砂,净化空气,我作为长江边生长的居民,希望能为长江大保护付出自己行动,让长江一直生机勃勃,为子孙后代造福。”
荆州拥有长江径流里程483公里,是长江大保护主战场。近年来,全市上下充分发挥生态保护修复在长江大保护中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开展了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森林质量提升,湿地保护修复,矿山修复治理等专项行动,实施了“山水项目”“流域治理项目”等。“十四五”以来,荆州市累计完成营造林30万亩,修复矿山1700多亩,修复面积38万多亩,一体推进长江沿线治水治岸治绿,实现了长江沿线应绿尽绿,应治尽治,打造了一条连续完整,功能完备的长江生态廊道。
荆州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生态修复科科长桑运昌:“今年全市计划开展45场义务植树活动,植树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干支流两岸区域,预计参加人数近10000人,复绿面积2000多亩,目前我们主要种植的是中山杉、水杉、重阳木等喜水耐湿的树种。近期会有更多义务植树活动陆续展开。今年我们全市计划在长江两岸植树造林3万余亩,森林质量提升1万余亩,矿山修复300余亩。通过我们连续作战,进一步提升长江生态承载力,筑牢长江绿色生态本底。”
(记者:胡嫚嫚、胡威虎/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