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早酒文化的开创者——酌盒

酌盒——顾名思义即聚餐小酌之盒,为木制红漆提梁盒,内分五层笼屉,可拼成“九宫格”“十样锦”,格内放置小瓷碟,可盛放多种特色下酒卤菜。不要小看它只是一个小小的食盒,可它却满载着监利早酒文化的历史渊源。

监利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大县,特别是酒文化源远流长。关于酒,流传在监利的俗语有:“无酒不成礼仪”“无酒不成宴席”“东家不饮客不餐”等等。故酒在监利,就成为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礼物,而酌盒的“九宫格”“十样锦”,则相应承载了监利早酒的前世今生。酌盒的产生,最早源于古代监利民间习俗——请春客。新年前娶亲嫁女的人家,在年初必须请春客让亲家之间走动。这是古代监利男女新婚后,双方亲家借新春佳节,相互以春酒联络情感,互致新年祝福的礼尚往来形式。请春客一般是正月初二,新女婿到女方家谢亲。然后男家就行书走柬,接新媳妇全家及其叔叔、伯伯家代表,到家里喝新春回门酒。春宴时,为了表示对新亲戚的尊重,酒席宴上一定要用酌盒、春盒摆“九宫”“十锦”的盛筵,来招待女方家来的贵客。古代请春客前,主人要先用红纸裁笺写请柬,如:“谨定于新正月初*日晨刻春酌——恭迎台驾……”如果是请本姓陪客,落款为“族末**顿首拜”,亲戚为“戚末**顿首拜”,亲家为“姻末**顿首拜”。写好后放到特制的红漆拜盒内,将请柬送到被请人家里。为什么说酌盒与监利早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就是请春客为当地一种特定的早餐宴。由于是早餐宴,主人家必须提前预制五荤五素卤菜,如:卤鸡、卤鸭、卤肉、卤蛋、卤虾、卤藕片、卤豆腐干、卤千张、卤海带、卤花生等十全十美卤拼,备于酌盒小碟中以便客人喝早宴酒。而同来的女眷们则另外设干茶席,用雕刻精美的红漆春盒(十锦盒),端上两盒八碟茶食果饼,一人一碗醪糟蛋花羹,让女眷品尝早茶。因酌盒春酒的缘故,监利还流传下来一副古老对联:“九宫格饮嘉客醉;十锦盒餐美人欢”。

久而久之,监利人请春客用酌盒、春盒招待客人喝早酒、吃早茶的习俗,就慢慢被一些有头脑的监利人发现了商机,便在商铺码头开设早酒和夜宵店,以酌盒快餐的形式,为早起赶街赶车船的行人,夜宿投店的旅客,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早晚餐饮。特别是花样众多的酌盒菜肴,更加受到了食客们的喜欢,以至数百年来监利早酒在餐饮行业独领风骚。

据“监利一号虾铺”邹艳梅女士讲,她家祖上世代开酒馆。她听爷爷说,新中国成立前酌盒餐饮在监利很盛行,尤其是“九宫”“十锦”寓意非常深远。“九宫”相传为伏羲氏创造,以井字格为八卦,载九归一,变化无穷,能吸收日月精华,给食客带来福禄康宁。而春盒即“十锦”盒,是一种雕刻精美花纹的食盒,预示十全十美。关于这种春宴食盒,清代潘荣阶在其《帝京岁时纪胜·元旦》中记载:“至于酬酢之具,则镂花绘果”。百年以来,酌盒、春盒经过邹艳梅家几代人的传承坚守,一直伴随她家酒店生意兴隆。

现在,她将祖上留传下来的古老酌盒与春盒当成了传家之宝,系列展示陈列在他的“监利早酒”总店之内,作为镇馆之宝。以便让顾客们充分了解到,酌盒与监利早酒的历史文化渊源。这些独特的传承实物能有幸保存至今,对帮助监利早酒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历史佐证依据。

综上所述,酌盒是监利早酒文化的创造者,而春盒则是监利早点文化的奠基者。它们有文化、有故事、有传承,更有商机。现在,监利一号虾铺将继续秉承酌盒早酒特色,传承监利特色早酒文化,争取做大做强监利早酒产业,为监利早酒打造一块金字招牌。目前,监利早酒连锁店已在荆州市和武汉市成功开业,顾客对其独特的传统经营理念赞誉有加,并纷纷建议要将监利早酒及酌盒、春盒,早日注册成地方非遗,让悠久的早酒文化与精美的酌盒、春盒,成为监利一张厚重非遗文化名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