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
湖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
《技能人才迎来黄金时代》报道
介绍了江陵县推动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成效
荆州部分文章如下
企业自评激活成长密码
一纸证书不再山高水远
去年以来,聚焦“51020”现代产业体系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省总工会走访多家省直厅局,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解剖麻雀”式专项调研。
破局,从体制机制创新开始。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技能提升通道不畅、技能等级评定机构总量不足等堵点,省总工会联合省人社厅,构建“工会+人社”协同机制,合力破解难题。
去年以来,新增116家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发布50个紧缺工种目录,17个试点地区率先建立“域内自主评定、域内一体通认、域内规范管理”新机制,让技能人才在车间实现阶梯式成长。
江陵县,是全省17个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试点县之一。短短一年,全县具备技能等级自主认定资质的企业从3家增至16家,企业和职工双双受益。
走进华鲁恒升(荆州)有限公司的培训车间,钳工向志强正专注操作设备。这名“00后”小伙毕业于四川轻化工大学,刚入职便赶上了公司组织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
“过去考证要跨省奔波,如今车间就是考场!”他感慨道。
华鲁恒升(荆州)有限公司是山东省属国资企业子公司,主要从事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生产。现有职工1500多人,其中技能人员占比超90%。过去,职工培训和考试需要往返山东德州总部,耗时耗力,增加运营成本。
去年10月,在江陵县总工会和县人社局的指导下,企业成功获得化工总控、钳工、电工等7个工种的技能等级自主认定资质。
“把技能人才评价权交给企业,激发企业育才用才的内生动力。”江陵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雷卫忠介绍,全域试点以来,全县技能等级认定人数突破700人,相当于过去几年的总和。
这一变化,不仅让企业尝到了甜头,更让产业工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责编:解秀桃
编审:王 媛
监制:刘 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