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捧泥土
万千世界
从“玩泥巴”到传承非遗
一起来认识
荆州泥塑非遗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唐奎
泥塑,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其质朴的外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雕塑艺术,更是对生活的写照、情感的寄托。
“中国传统文化是农耕文明,各个地方都有泥塑文化。”荆州泥塑非遗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唐奎介绍,“荆州泥塑技艺,从出土文物和博物馆的展品来看,至少有7000年的历史。”
荆州本土黄泥湿润柔软,可塑性强,当地泥塑作品多表现楚国故事、重要历史人物,具有浓厚的楚文化风味,唐奎说:“这就叫文化DNA”。
传统泥塑直接用泥定型上色,讲究三分塑,七分绘,泥塑技艺发展至今,利用新技术、新工具、新材料,追求让作品形象更准确,保存时间更长久。
荆州泥塑非遗项目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唐奎
完成一件作品的第一步是设计,画出素描稿,第二步就是泥稿,这一步是最关键的,第三步就是翻石膏模,第四步就是铸玻璃钢或者铸铜。内核肯定是没有变的,现在技术进步了。
今年55岁的唐奎,已与泥塑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十岁的他在捏着泥土玩耍时,被母亲发现了雕塑方面的特长——对造型细节把握准确,专注力强。
在家人的支持下,唐奎开始向专业老师学习绘画,打下美术基础,同时自学泥塑,“那时学习资料有限,没有人教泥塑,我就自己研究”。
荆州泥塑非遗项目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唐奎
我一直就对雕塑感兴趣,1998年下岗,刚开始是出去打工,在潇湘电影制片厂做道具,打工是一个最好的学习机会,接触的人也多,接触的材料也多,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材料的制作、怎么使用。
凭借对雕塑的喜爱,唐奎四处求学,广泛拜访荆楚雕塑名家,与美术、书法、摄影、民俗、装饰界的同好们交流互动,不断丰富自己,开拓眼界。
2009年,唐奎创立荆州市大唐盛世雕塑艺术有限公司,先后获得“湖北省工艺美术技术能手”“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铜奖”等荣誉。
2023年,荆州泥塑入选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4年,唐奎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
作为非遗传承人,唐奎肩上最重的责任就是“传承”二字,“现在年轻人选择太多了,艺术本来就是小众,泥塑更是小众中的小众。培养周期也比较长,不光是技术活,还是体力活,还需要一定的文化积累、审美能力。”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荆州泥塑技艺,唐奎开设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账号,发布泥塑相关短视频,吸引了5000+粉丝关注;同时,积极在社区、高校开展体验宣传活动。
荆州泥塑非遗项目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唐奎
今年暑期在9个社区都开展了活动,上完课的小朋友都不愿意走,问下一次什么时候再学习。我们就希望更多的小朋友对泥塑感兴趣,这就是我们搞文化普及的意义。
2024年,唐奎受邀在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开设泥塑选修课程。据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党支部书记谢东介绍,泥塑课程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喜爱,学生们就创作出500多件泥塑作品。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
学生 秦宇
我现在学了差不多两个月,我感觉做泥塑比较能陶冶情操,再加上我们这个专业需要提高自己的审美和塑造能力,对我们帮助是很大的。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
学生 李佳乐
唐老师是一位特别负责任、特别辛勤的一位匠人,从他身上除了学会泥塑这门手艺,还学会了一个词,叫做坚持,也叫做传承,现在我也对荆楚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唐奎说,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荆州泥塑,是他最大的期待,他希望学生们能把泥塑技艺传承下去,也希望泥塑能够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