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一学院获批2024年度省级现代产业学院

江汉风报道:12月17日,湖北省教育厅公布2024年度湖北省高校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名单,长江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产业学院“榜上有名”。近年来,长江大学与科大讯飞、华为等国内头部企业,在“产、学、研、用”等方面协同育人,并成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产业学院,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荆州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在长江大学计算机与科学学院实训室,同学们正在完成本学期末汇编语言和微信计算机技术的课程设计。

信息技术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类似的实训课已占长江大学计算机与科学学院学生课程的35%以上。

长江大学计算机与科学学院院长助理雷鸣介绍:“我们学院有一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十一门省级一流课程,这些课程我们既注重动手能力培养,也注重原理性培养,这些学生出去后我们既希望他们能高质量就业,也希望他们能考上研究生,博士生,在高科技领域奉献自己力量。

如何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配度,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一直是长江大学探寻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2022年长江大学成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产业学院,该学院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信息化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长江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产业学院执行院长崔艳荣介绍:“产业学院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我们学院与科大讯飞、华为、深信服、新华三等IT行业头部企业有着深度合作。很早以前我们也与石油领域进行了深度合作,开设了订单班,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石油软件的开发里,从08年开始,我们培养了好几届石油领域里的信息化人才。

专业跟着产业走,教学围着市场转。长江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产业学院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三大学科为基础;形成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3+1”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三学年完成本专业的所有课程,第四学年到现代产业学院学习,根据合作企业的产品研制、开发、生产过程以及产品的供应与配套情况,完成包括项目设计和毕业设计在内的实践性环节。

长江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产业学院执行院长崔艳荣介绍:“比如毕业设计的题目一定是以产业的真实项目有关联,学生的两创(创新、创业)也与产业需求有关联,学科竞赛也与产业需求深度结合。目前我们产业学院有93位老师,其中46位来自企业,47位来自我们学院,企业老师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是深度参与。

目前,长江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产业学院与科大讯飞共建人工智能科研平台,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400多名;将华为系列课程融入培养体系,已有8名教师参加华为课程培训,435 名学生取得华为开发者认证证书。与奇安信、深信服、四川中卫北斗、湖北蓝宇航标、四机赛瓦等 30 多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湖北荆鹏、荆州华孚、武汉兴图新科等 10多家公司共建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

长江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产业学院执行院长崔艳荣介绍:“这些年来,随着荆州产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强,比如四机厂、四机赛瓦石油类企业,以及小天鹅这种智能制造的企业都有学生留下来。我们最终是希望能为荆州产业的提质提升做贡献,也希望能对接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发展,在人工智能、国产化软件等方面与企业做深度对接。

(记者:胡嫚嫚、胡威虎/编辑:朱佳敏/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作者:记者:胡嫚嫚、胡威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