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翻山越岭、星光赶路,摸清文物家底,守护荆楚文化。11月初,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基层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荆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时报等中央媒体,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等行业媒体,湖北日报、 长江网等省市媒体组成的采访团,跟随普查员实地走访,深入基层一线,复查“三普”文物,调查“四普”新发现文物点位,感受普查的辛苦和收获,体味普查的意义和成果。
11月1日至2日,采访团跟随荆州区“四普”普查员开展内业和田野调查。复查点位包括熊家冢墓地、荆州城墙。在熊家冢墓地现场,普查员们用RTK对主冢的地理坐标进行测量。
位于长江中游北岸的荆州城墙被为“南国完璧”,全长11.28公里。11月2日,荆州区“四普”工作人员从公安门开始沿线取点测量,以勾勒出城墙全貌。荆州城墙始建于三国蜀将关羽所筑土城,经唐宋、明清一直到今天,也曾遇战火、自然损害,但历代都有修复。对荆州城墙的有效保护,体现出荆州文保工作者为了守护和保全历史文化遗产所作的不懈努力。
荆州博物馆古建部主任李正贵介绍:“荆州区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民居。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我们提倡先保护,保护好了再利用。”
荆州作为楚文化和三国文化核心承载地,文物资源富集。截至目前,荆州区676处复查点,已完成483处文物调查,新增24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