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无损检测工作被誉为“工业医生”,石化机械钢管分公司无损检测员吴嵩已经在这个领域奋斗了24年。
46岁的吴嵩一米八的大高个,戴着一副黑色框架眼镜,犀利的目光,直率的谈吐,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无不透露着朝气蓬勃、一往无前。
24年,他从一名普通的无损检测员到无损检测技师,再到获得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无损检测)竞赛金牌,他凭技能、靠本事、善创新,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经他检测的钢管从未发生过漏检、错判事故,为保障国家能源管道安全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无损检测是个技术活儿,也是车间里最难学的工种,你能干得好吗?”1996年,刚技校毕业进厂的吴嵩就被师傅“吓唬”。
无损检测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需要长期的技术实践和摸索,也是生产过程中一道很重要的工序。是在不破坏物体表面和内部结构的要求下,运用物理方法,排查缺陷,进而评价物体的性能。在管道建设行业,无损检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要怕,就不会选,既然要干,就必须干出点明堂。”吴嵩语气中透着坚定,从此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倔强劲,硬杠上了这个行业。
“在日常工作中,我坚决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多看、多问、多积累”是他提升技艺的法宝。在单位,他细心琢磨技艺绝活儿,遇到不明白、不懂的地方虚心向师傅请教,晚上回家学习理论知识,每年定期参加各类无损检测培训班,很快,他就掌握了无损检测探伤理论知识以及设备、检测的操作方法。
经过不懈努力,他获取了中国特种设备检验、中国船级社检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等机构颁发的RT、UT、MT、PT等多项资格证书,并于2017年取得了中国特种设备检验UT三级证书,成为企业无损检测领域的骨干。
由他主持QC课题《减少自动超声波检测调型换道时长》,有效提高调型换道的频率和作业效率;优化检测系统水路、头盘覆盖钢管曲率,进一步强化了设备的检测能力,确保探伤的准确性;利用自己精通的焊接气割技术,自主设计并制作了直线导轨的更换维修装置,可适用于各种管径钢管的检测工作。
“脚踏实地学习业务知识、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才是一切根本所在。”吴嵩坚定地说。
“当好质量卫士,质量常记于心”
“把关”,质量是底线,对产品是否合格的把关,是检测人员的重要职责。
每天调试设备、检测钢管,看似简单,也是“熟练至极”的工作,可吴嵩从未放松过警惕,依然用敏锐的眼睛和精准的仪器,寻找着钢管上隐藏的缺陷和损伤。对他而言,每一根钢管都承载着责任和使命,容不得半点马虎。
只见他一双修长纤细的双手在操作台上有规则地“舞动”着。他右手紧攥探头,贴合在试样表面反复探、反复测,手指不颤不曲,灵巧有力,唯有食指指尖微微向内侧弯,那是他常年紧捏探头的结果。他还总结出“手稳、眼准、心细”六字探伤作业法,有效提升无损检测水平,确保产品质量。
今年2月,某管道建设项目组向钢管分公司提供的钢管质量提出质疑,钢管环焊缝对接后,经现场无损检测判定钢管端部存在疑似线性缺陷。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老将”吴嵩毛遂自荐赶赴现场。
长输管线铺设位置环境十分恶劣,满地的泥土黄沙,寒风凛冽。然而,吴嵩却毫不在意,带上耦合剂、探伤检测仪跳入地沟里。只见他1米8的大高个猫着腰蹲在地沟里,把耦合剂均匀涂抹在异议处,为了确保正确观察探头位置,准确感受探头扫过焊缝表面时,反馈到手中的感觉,他摘下棉线手套,一边徒手拿超声波探头在探测部位不停地滑动,一边观察设备屏幕上“跳动”的波形。20分钟后,经过他反复检查核实,最终确定是由焊接导致的条形夹渣。
看着大家一脸疑虑,吴嵩拿出自己的“秘密武器”,一个记录了他多年来碰到的各种缺陷波形图的笔记本,并详细解释了这些缺陷的形状、类型、高度等信息,再把地沟里拍照的检测数据与同类缺陷相对比,彻底打消了用户的疑虑。
“有吴工这样的‘质量卫士’,我们很放心。”现场用户夸赞吴嵩。
经过商议,项目组对公司的检测水平表示认同,充分肯定了公司所提供的优质产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次竞赛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以及国家管网,还有同行,可谓高手云集,是400多人初赛,最后比赛才107人,都是精英,当时就一个念头,全力以赴死拼到底。”吴嵩回想起比赛,依然历历在目。
竞赛涵盖范围广,仅实操一项就包含射线评片、超声平板焊缝、小管径探伤等多个项目。吴嵩主攻超声检测,平时接触射线、磁粉、渗透等方面少,特别是从未接触过相控阵技术,这便“阻碍”了他的竞赛路。
“既然上战场,就没开战即逃的事,必须冲。”吴嵩跟自己较上了劲儿。
繁忙的工作并没给吴嵩多少准备时间,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及多年的实践,使他相信自己能够挑战成功这次“大考”。
为了全面掌握相控阵技术,他专门跑到武汉中科找老师请教,进行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认真做好每一次笔记,吃透消化每一个疑问,完成每一个步骤。回到单位,他加大训练强度,一遍遍钻研、摸索,白天练兵,夜晚挑灯学习到一两点。
11月11日,竞赛开赛。比赛中,赛场的气氛严肃而静谧,吴嵩深吸一口气,闭眼两三秒,平静心情,便开始清点桌上器具,随后坐下,一边手持探头,沿着金属试件表面缓缓移动,一边专注地观察着电子仪器屏幕,波形不断跳动,他的眼神在屏幕与金属试件之间来回穿梭,凭借其敏锐与经验,捕捉其中的微妙差异。通过观察声波振动的幅度、频率,精确判断缺陷性质、缺陷类别、缺陷位置,计算缺陷的深度、长度,仅判断误差0.1毫米,都有可能与奖牌失之交臂。
最终,他不负众望。11月13日,吴嵩成功斩获个人赛金奖。在捧起奖杯的那一刻,他长舒一口气,多日来的压力瞬间转化为喜悦,眼角有些湿润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着从“西气东输”到“川气东送”,从“新气管道”到“鄂安沧管道”……一系列国家管线犹如一条条黑色钢铁“长龙”俯卧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吴嵩的心中总会涌起强烈的自豪感,择一事终一生,向无损检测领域探索前行,用坚定的意志和精湛的技术守护着国家管道安全,为美好生活加油,这就是他心中最坚定的信念。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