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近年来,荆州市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不断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坚定不移走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广大新农人满怀信心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把饭碗牢牢端在手中,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壮丽蓝图。
11月15日,“洪湖莲藕•清甜可口”全国主流媒体走进“洪湖莲藕”品牌核心地活动启动,中省市各级主流媒体代表及“三农”网红、美食博主、带货主播等“三农”行业头部达人通过实地考察,探寻洪湖莲藕产业链发展情况。
三农主播 巴东哥:“我们来到洪湖以后才知道,有那么多品种,有那么多生产链 供应链,而且能够带动一方百姓致富。”
洪湖种植莲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洪湖市不断推进莲藕良种选育、规范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助力洪湖莲藕产业链不断完善。在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北华贵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生产车间,一袋袋泡藕带、一罐罐野莲汁在流水线上完成打包,运往全国各地。
湖北华贵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福元:“我们的爆脆藕丁在肯德基里深受欢迎,今年研发的芝麻藕条,在中餐和湘菜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针对年轻人对口味的需求,研发出了藤椒味的藕带,目前有120种(产品)左右。”
今年8月,湖北省委农办出台“莲七条”,将“洪湖莲藕”作为全省莲藕唯一区域公用品牌重点打造,洪湖莲藕产业发展迎来新的重大机遇。目前,洪湖莲藕常年种植面积超过22万亩,年总产量近30万吨,总产值达65亿元。
荆州洪湖市莲藕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张献忠:“政府每年拿1000万用于支持洪湖莲藕产业,从种子的培优到标准化生产基地,到品牌的推广及物流中心的建立,检测检验设备的升级,同时发布产销信息、物流信息,我们5月份到9月份都是脆藕上市,9月底以后到第二年的4月份,都有粉藕保证市场供应。”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在“中国小龙虾第一县”监利,小龙虾年加工交易量20万吨以上,年出口约8000吨,远销俄罗斯、欧美等市场;在江陵县三湖农场,围绕“桃花观光欣赏、桃园综合利用、桃果精深加工、桃枝变废为宝”发展思路,实现“产、供、加、销、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深度融合,让三湖成为名符其实的“黄桃小镇”;在松滋,当地咬定“养好一只鸡、做好一只鸡、卖好一只鸡”的目标不放松,让“松滋鸡”飘香全国。荆州区李埠镇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被誉为荆州市的“菜篮子”,李埠通过科技引领蔬菜产业提档升级,实现科技兴农、产业富民。
荆州区埠江龙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春武:“我们将创新农业生产、种植、销售模式,发展高端设施农业,通过智慧温室大棚、施用有机肥等方式,不断提升蔬菜品质和口感,让我们的蔬菜远销全国各地,打响李埠蔬菜的品牌,让我们的社员日子越过越好,大家的致富路、振兴路越走越宽。”
全市培育壮大淡水渔业、优质稻米、菜籽油、生猪4条市级重点产业链,支持各县、市、区探索总结适合本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这些年,荆州认真做答“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这道考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让产业成为乡村振兴“最强引擎”。因看好石首丰富的水产资源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锅圈投资控股的锅圈欢欢食品(湖北)有限公司落户石首。9月20日,锅圈“超级河鲜智能工厂”石首投产,为石首市乃至整个湖北省的水产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
锅圈欢欢食品(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金金:“一期能够实现我们的小龙虾产能大概是1万吨、牛蛙1万吨、虾尾1万吨,包括淡水鱼也是1万吨。如果产品全线投入,工厂全面能够生产的情况下,年产值能够实现20个亿。”
做好乡村富民产业,必须走品牌之路。以“种好草、养好牛、出好肉”为标准,公安涌现了一大批牛肉加工生产企业。“公安牛肉”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3年11月,“公安牛肉”经国家知识产权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注册商标。
公安县牛肉协会会长 彭勇强:“公安牛肉产业协会在后续工作中将加强对公安牛肉品牌管理,维护品牌形象。加强宣传,扩大品牌知名度。建立标准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让公安牛肉走向全国。”
荆州市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15件;地理标志商标66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件;“两品一标”产品193个,其中绿色食品产品173个、有机农产品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8个。这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正和它们背后的富民产业一起,将荆州乡亲们的日子煨得越发红红火火。
(记者:卢艳、陈孝伍 通讯员:龚涌涛/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