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企业破产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项基础性法律制度,破产处置工作肩负着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推动资源配置的重要职能作用,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荆州法院牢固树立现代化破产理念,紧紧围绕荆州高质量发展大局,在办理破产案件时加强与党委政府联动协作,大力推动破产处置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全面提升工作质效,以破产处置“小切口”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发展”,让破产案件审判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引擎。
勇“破”善“立”,引进百亿项目投资
在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宝莲路,荆州市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高大宽敞的材料加工间热火朝天。
时针拨回到半年前,这片原本属于长江镍业的土地还是一片荒地,几间破败厂房杂草丛生。
2023年,荆州市中院审结湖北长江镍业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化解债务逾7亿元,盘活资产2亿元,停产达7年的“僵尸企业”快速出清。这片闲置十多年的土地被“唤醒”,当地招商投资32.3亿元,以此为中心打造荆州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
“为加大‘僵尸企业’清理力度,破产审判团队对辖区案涉停产歇业企业闲置土地、房产类资产情况进行摸排梳理,建立台账,并根据个案情况制定资产处置方案,为全力释放优质土地资源提供司法路径。” 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邹应斌介绍。
荆州法院践行“破产就是新一轮招商引资”理念,在服务保障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闲置土地、“僵尸企业”专项治理中,荆州两级法院与开发区密切协作,多高效审结办理11件破产案件,助力开发区累计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521.4亩,梳理盘活低效项目“僵尸企业”23个,新引进市场主体28家,引进投资额156亿元。
“破产处置工作的目的不仅是‘破’,更是‘立’。” 邹应斌说,强化“府院联动”统一协调机制,变“单兵作战”为“多方突破”,在提升办理质效的同时,积极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化“危”为“机”,困境企业涅槃重生
监利某造纸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1亿元,因市场环境变化和自身经营不善,逐步陷入债务危机,陆续被债权人起诉至法院并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监利市法院发现该公司具备破产原因,但仍有挽救价值,经引导后进入破产和解程序。然而,因纸制品市场行情不断下滑,该公司自救再次陷入困境,和解无法进行。
“破产案件的审理从来不是‘一破了之’”。监利市人民法院破产团队负责人说,从常规程序上看,和解失败应转入破产清算程序,但如果简单“一破了之”,公司资产将低价出售,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都会受到极大损害。
在“多重整救治、少破产清算”的理念下,如何挽救陷入困境但具有经营价值的公司,考验着法官的智慧。
监利法院破产团队与当地政府、债权人、债务人多方研判,最终达成共识,对该公司破产案件采用重整程序,提升债权人的债权清偿率,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利益。
监利市委市政府大员上阵,成立合规审查、信访维稳、投资人招募、服务帮办四大专班,为企业破产重整解决“拦路虎”。监利法院历时112天,完成该公司破产重整,使濒临破产的企业“化茧为蝶”。目前,该企业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年纳税额近千万元。
“执”“破”融合,债权债务高效清理
在最大限度发挥破产审判救治功能的过程中,荆州法院发挥“执破融合”优势,将破产条件审查与执行程序前移,畅通执行与破产程序衔接融合,切实推动债权债务高效清理。
“感谢法院,感谢法官,为我们要回血汗钱。”今年9月,松滋市法院办理的某公司破产清算案件结案后,该公司19名农民工拿到工资和工伤补偿款共计183.75万元,4件执行终本案件通过“执破融合”实现“起死回生”,职工债权清偿率为100%。该案系松滋市法院在开展“执破融合”先行区创建工作以来,审结的首例“执破融合”案件。
“执破融合,为执转破产案件提供‘1+1>2’的强大支持。”松滋市人民法院破产团队负责人说,助推执行积案有序清理,切实解决企业职工的急难愁盼,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司法温度。
沙市区法院在办理湖北某农业公司破产清算案中,该院审执团队主动甄别,变“执转破”单行道为“执破融合”双向奔赴,充分利用政府平台对外推介破产财产,该公司破产财产拍得2000余万元,既实现企业破产财产的高效处置,又充分保障农民工被拖欠的1500万元工资,将信访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专业化审判离不开专业化队伍。从2022年前,荆州两级法院抽调审判业务骨干成立破产积案清理工作专班,全面打响“办理破产攻坚年”活动和清理破产积案专项行动。两年来,审结破产案件55件,结案数同比增长2.67倍,化解债务58.11亿,盘活资产19.39亿,安置职工2017人,释放土地近4000亩,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荆州篇章贡献更多法治力量。
(记者:张明金 通讯员:周凡/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