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来自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的9名记者代表从幕后走向台前,分享各自从事新闻工作的成长经历和深入一线报道的背后故事。其实,他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同事,不辞辛劳、坚守初心,只为讲好荆州故事、传递荆州力量。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董浩:
我曾是一名海军战士。在大学入伍,退伍完成学业后加入了荆州广电,圆了我的记者梦。每天的工作很忙碌、很充实,也很有新鲜感和成就感。部队锻造了我的意志和责任感,新闻工作则锤炼了我的脚力和眼力、脑力、笔力。
脚下有泥土、肩上有露珠,心中有梦想、眼里有光芒。无论酷暑寒冬,我会一直奔走在路上。在路上,遇见您,遇见感动,遇见新闻。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万杨:
成为记者这5年,我多次奔赴“招商最前线”,和招商干部一起,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穿梭,搭乘最早班的地铁、赶往凌晨4点空荡荡的机场,每天都是冲刺跑,只为不放过任何一个推介荆州的机会。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范振宇:
我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更是一名21年工龄的老记者。21年里,我的采访足迹到达过5500多米的高原,去过祖国南方的海岛,全程拍摄过万里长江,也连续6个多星期无休地工作。
我曾一个人使用无人机、单反、水下摄像机、手机,连续工作一天一夜;也曾突发急性胃炎深夜进了医院,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拍摄工作,带病坚持完成节目拍摄。从春夏到秋冬,用镜头与笔触记录,定格荆州大地的绝美瞬间。我为自己是一名记者而骄傲自豪。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肖若成:
我是一名跨界的主持人,研究生毕业后逐梦四方,直到遇见荆州。这一年,我无数次地出发,从演播厅到项目建设的火热现场,追随招商大军到达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见证了荆州一次次发展的高光时刻,也感受到荆州无数朋友圈的强大力量。
作为一名新荆州人,我想,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座城市。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明金:
作为一名从业14年的公安记者,我始终将警营作为增强“四力”的主战场,以笔为剑、镜头为矛,与公安民警并肩奋战在维护社会安定、守护人民安宁的最前线。
大案要案时,我随警作战奔赴一线;暖心警事时,我直扑现场深度挖掘,成为平安荆州、法治荆州建设的见证者、记录者、推动者。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苏娅:
一转眼,工作快20年了。
20年来,我始终坚持做好一件事:每天清晨,早早地来到直播间,与听众来一场“双向奔赴”。与环卫工人、公交车司机等一样,早晨比一般人起得更早一点。不同的是,我在电波里、在声音里陪伴大家、服务大家。无论大事小事,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儿。
见证非凡新时代,记录巨变新荆州。我将继续用文字、镜头发声,讲好荆州招商故事,传播城市发展好声音。
荆州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吴申畅:
研究生毕业后,我回到荆州,成为了一名记录家乡发展的记者。我手持相机,笔耕不辍,捕捉每一次发展瞬间,描绘古城新颜,从都市繁华到田园宁静,每次变化都让我自豪。
做记者,我见证并讲述着古城荆州的故事,向大家展现古城的魅力与活力。这份职业,让我与古城共成长,深感荣耀。
沙市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张钧凯:
从事记者工作已有3年,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单反相机到无人机穿越机拍摄,从稿件撰写到视频拍摄剪辑,每一项技能都是我适应时代变迁的必备武器。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责任使命,我们的角色已跨越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乃至社交媒体等多个维度,让新闻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创造体验激发思考。
江陵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黄洋:
8年来,在全县各条战线都有我采访的身影、采编的新闻。牢记党旗下的誓言冲锋在前,在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出,疫情、汛情、旱情、雪灾,我都身在一线,感受不易、记录温暖。同时,我也经历了江陵很多个精彩的瞬间:荆州长江公铁两用大桥的通车,浩吉铁路第一车煤在江陵下线,华鲁恒生、石化码头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投产……这座城市发展的故事都被我用镜头记录着。
松滋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邓乐:
我是一名入行一年半的新记者,也是一名新松滋人。跨进新闻的大门,前辈们跟我说:当记者必须得勤快,练好脚力、眼力、笔力、脑力。默念着这些话,我不知疲倦地奔波在采访的路上。这一年多来,我跑遍了松滋的每个角落,遇见一个个让我感动的人物和故事,从这座城市的陌生人渐渐融入了这片热土,成为它变化发展的见证人、记录者,以笔为桨、以心为帆,去发现和书写新的精彩。
公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承洋:
初入记者这个职业,我是艰难的,拍摄时状况频出、写稿写到灵感枯竭,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我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但最终却没有放弃,因为在这条路上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我走进过环卫工人的清晨,倾听过驻村干部的心声,与外卖骑手并肩前行,看见了建筑工人们的汗水,感受过果农们的心情,他们都是我笔下有血有肉的人物,而我有幸记录了他们的故事,也记录了这座城市无处不在的温暖,触摸人间烟火,记录时代变迁。我是记者,我会继续前行。
石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熊鸣:
我曾是一名教师,跨界当记者有10年了。从教师到记者,我的角色转变了,但传递知识和真相的使命未曾改变。记者是见证人,我有幸见证了石首的发展速度;记者也是连通市民与新闻故事的桥梁,我将继续在探寻真相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监利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孙雅男:
2016年北漂回到监利,成为一名主持人。而最近这两年我成功转型,成了一名集策划、拍摄、出镜、编辑于一身的全媒体记者,由我策划打造的体验100种职业栏目让我体会到了每一种职业。8年的时光,我从一个青涩懵懂的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媒体人,是时代的见证者,亦是参与者,更是追光者,而我也从一次次的采访体验中变得更有力量、更加丰盈。我深知,只有在路上,记者才是记者。
洪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舒盟茜:
2022年,我来到了洪湖这座红色小城,开始了我的媒体职业之路。两年多来,我到过田间地头,抽藕带挖莲藕,传播洪湖莲藕文化。我进过企业车间,宣传洪湖的企业建设发展;穿越洪湖的大街小巷,新时代的媒体人只有走到基层、走进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做出有灵魂、有深度的节目。我怀着满心的热爱踏上征程,无惧风雨,只为传递那些值得被铭记的瞬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