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渐生寒,肥蟹登筵举盏欢。”
国庆节刚过,洪湖清水大闸蟹就开始上市了。于是,自己便学着古人的样子,也应应景,来了个“肥蟹登筵举盏欢”。
却不曾想,金秋时节在收获大闸蟹的同时,也从媒体上感受到了冬天的气息。沐浴在荆州暖洋洋的艳阳里,还是让人感受到节令和时序的变迁。
不知不一觉中,立冬节气已经悄然而至。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冬季的第一节气,标志着秋天的终结与冬天的到来。于是,我们从唐代诗人李白的那首《立冬》诗中感受到立冬节气带来的草木零落,天寒地冻。立冬后,北方地区地始冻,水始冰。按照《荀子》书中所说,此时“冰出于水而寒于水”。哪怕李白家中炉火正旺,但诗人那蘸满墨汁的毛笔头仍已冻得硬邦邦的。诗仙李白的毛笔冻住了,才有“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的诗句。
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立字解见前。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从立冬开始,人们将秋季作物收藏入库,动物也准备冬眠了。
所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还有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用气象学解读,意味着“古代天文学上这天是冬天的开始”,大地展现出了一片肃杀之气。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农谚里说得非常清楚,二十四节气中的气候变化,南北方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礼记》里说,“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今天看央视的“朝闻天下”,发现东北、华北与西北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
而在荆楚,则是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呈现出江汉平原那抹最美的秋色。犹如元代仇远“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诗中所描写的小春景象。
对此,宋代《岁时广记》引《初学记》说过,“冬月之阳,万物归之,以其温暖如春,故谓之小春,亦云小阳春”。
《湖北民俗志》中说的就更加清楚了。农历十月,气候温暖,犹如春日。
在湖北民间一直有着立冬时节为之“小阳春”的说法。
此时,荆楚大地云影淡淡,霜雪无踪,鲜花绽放,鸟语频频,给萧瑟的初冬增添了无限生机。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立冬偏遇小阳春,暖意重回乱序巡。
霜雪潜踪云影淡,林花绽笑鸟声频。
. 风吹碧水翔仙鹤,日耀青原爽路人。
莫叹天时难预料,且游且咏趁良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