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星航)11月4日,“唯见长江”长江文化艺术季闭幕式在宜昌市举行。整个艺术季火爆全网。“相约长江文化艺术季”等互动话题,总阅读量超10亿。艺术季带动流量旅游产业。携程数据反映,中秋节前往湖北旅游的预订总人次与预订总金额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161.54%、175.60%。
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采一片朝露的叶,山清水秀的香扑面而来;掬一捧岁月的土,华夏文明的根深藏里面;喝一口家乡的水,那抹乡愁让人夜不能寐;看一眼流光溢彩的非遗,中华文明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长江文化艺术季让观众大饱眼福,在艺术浸染中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赞叹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京剧《杨门女将》1959年首演,讲述了佘太君率领杨门女将在国家危难之时毅然出征前线、保家卫国的故事,全剧洋溢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感染力。海派旗袍、苏绣、加牙藏毯……210个非遗项目在武汉“锦绣长江”非遗展示活动主会场亮相,彰显长江流域时代风采。交响乐《长江之歌》、楚剧《推车赶会》、土家族舞蹈《摆手舞》、黄梅戏《十八相送》、苏州评弹《大美江苏》、川剧《变脸》令观众大开眼界、齐声喝彩。电影周期间,在全省设立400个放映点位,向公众免费放映100部优秀国产影片。
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赓续长江文脉,共创时代华章”,丰富多彩的10项活动诠释深刻主题。华灯照亮长江,学者研讨长江,书画装点长江,电影再现长江,歌舞赞美长江,读者阅读长江,合唱赞美长江,作家遇见长江,非遗展示长江,山水讴歌长江。共饮长江水,极目楚天舒。从“两江生明月,四岸共此时”,到“万千灯火点亮长江,浪涛奏响华彩乐章”,人们感悟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文化艺术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动人、感染人。历久弥新的文艺经典作品,主题鲜明,艺术精湛,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走近生活,走近大众,文艺作品就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力。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湖北底蕴深厚,人文荟萃,赓续中华文化得天独厚。湖北已建成开放熊家冢、盘龙城、屈家岭、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4处,楚纪南城、铜绿山等7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批立项。作为7个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之一,湖北段建设范围以长江干流沿线8市(州)的48个县(市、区)为核心区。湖北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世界自然遗产1处,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8个、中国传统村落20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5项……这些重点人文景观、名胜古迹,让人们深爱湖北、深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激发人们爱家乡、爱祖国、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干劲和活力。
长江文化艺术季,绘就了万里长江的新图景。新的文艺作品、新的表现手段、新的非遗手法、新的电影艺术、新的文学作品等等,这些让人耳目一新。整个文化艺术季期间,湖北各地文艺活动此起彼伏,现场观众兴高采烈,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带动了湖北文旅和消费,扩大了湖北知名度和影响力。
唯见长江天际流,轻舟已过万重山。长江文化艺术季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聚会,是一次完美的艺术融合,更是一次激情澎湃、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大合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