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
中国心理学会
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2024年学术年会
在长江大学成功举办
2024年10月25日-27日,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美丽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举行。本次年会由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和长江大学主办,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承办,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协办。年会围绕“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文化心理学的视角”这一主题,共开展主题报告12场、专题论坛9场、分组论坛9场和圆桌对话1场、工作坊3场。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文化产业领域的三百余名专家学者、青年学生和关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社会人士报名参会。年会在线观看人数近5千人次,直播高峰热度达到8万+。
参会人员合影
Yangtze University
开幕式
10月26日上午,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于永伟主持大会开幕式,中国心理学会候任理事长罗跃嘉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周晓林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佐斌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委会主任胡平教授分别致开幕辞。长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江厚顺教授,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院长张艳红教授分别致欢迎辞。
学术年会开幕式
中国心理学会候任理事长罗跃嘉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文化心理学的独特价值。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周晓林教授在讲话中从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的双重视角,带领大家思考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建设理念、研究范式和课程建设等相关议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佐斌教授在发言中提及,“文化基因”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及国家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委会主任胡平教授在致辞中阐述了文化心理学研究、传播和应用的重要价值,并对文化心理学的蓬勃发展表达了美好的祝愿。长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江厚顺教授代表长江大学向与会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长江大学的发展概况以及学校心理学的总体现状。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院长张艳红教授代表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对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委会的信任表示感谢,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借本次会议感受博雅学情、荆楚文化。
中国心理学会候任理事长罗跃嘉
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 周晓林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佐斌
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委会主任胡平
长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江厚顺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院长张艳红
Yangtze University
大会主题报告
大会共邀请12位文化心理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和优秀青年学者做主题报告。他们从不同研究视角深入分析了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10月26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周晓林教授以“内疚的文化普遍性和社会适应功能”为题,深入探讨了内疚的神经基础、跨文化普遍性和社会适应性。北京师范大学、康复大学罗跃嘉教授以“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的脑科学研究进展”为题,报告了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精神疾患及其前因后果。中山大学佐斌教授以“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中的自我认同”为题,将自我认同和大众文化相结合,对自我认同的心理与行为研究进行了深度挖掘。广州大学叶浩生教授以“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神经多样性研究”为题,全面探讨了神经多样性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影响、差异和挑战。
华东师范大学周晓林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康复大学罗跃嘉教授
中山大学佐斌教授
广州大学叶浩生教授
10月26日下午,温州大学时勘教授以“基于管理熵的生态环境与心理适应评价模型研究”为题,揭示了管理熵模型在环境心理学领域的应用成效和发展趋势。香港教育大学蒋达副教授以“独处对情绪幸福感的影响:文化和年龄的调节作用”为题,深入探究了怀旧与正念对个体独处时情绪唤醒的影响。
温州大学时勘教授
香港教育大学蒋达副教授
10月27日上午,澳门城市大学孙沛教授以“两种文化中的情绪调节灵活性和瞬时情感”为题,探讨了中美两种文化下人们情绪调节灵活性主要成分的变化。北京大学姜佟琳研究员以“A Balanced Mind: Awe Fosters Equanimity via Temporal Distancing”为题,揭示了敬畏对幸福感的影响和实现机制。武汉大学钟年教授以“体会制度与实践先行——文化心理学的思考与尝试”为题,阐释了传统文化制度的功能与价值,引发了参会者对文化意义的思考。中山大学景怀斌教授以“试论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治理’意识?”为题,深入揭示了人工智能新时代发挥“治理”意识对文化研究的积极作用。浙江大学杨芊教授以“文化心理学在卫生事业中的应用:以医患关系研究为例”为题,揭示了“不确定性”是医患双方寻找“替罪羊”行为的社会心理根源。长江大学王丛兴副教授以“新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内涵结构、形成机制及作用后效”为题,构建了青少年文化自信的三系统影响机制动态模型。
澳门城市大学孙沛教授
北京大学姜佟琳研究员
武汉大学钟年教授
中山大学景怀斌教授
浙江大学杨芊教授
长江大学王丛兴副教授
Yangtze University
大会专题与分组论坛
此外,本届大会共举行9场专题论坛和9场分组论坛,123位报告人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学术思想交流、借鉴与融合。10月26日下午,18场学术论坛百家争鸣,主题包含“东方心理学的邀请”、“文化、阶层与自我”“数字化时代的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发展”“文化与智慧心理学”等多个前沿领域。也涵盖了“文化认同与文化比较”“文化与社会心理学”“文化自信”“文化与心理健康”等热点议题。论坛由权威专家主持,各位学者围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论坛互动问答环节,与会代表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分组论坛为众多青年学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促进了学术成果的快速传播,为文化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分论坛精彩照片
Yangtze University
工作坊
本届大会还举行了3场工作坊共吸引了180余位学员参与。主讲人层层递进、旁征博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带领与会学员共同探索了心理学研究的创新思考。10月25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韦庆旺副教授带领与会者深入探讨了“本土心理学元理论思维”,以“中庸思维”研究为例展开细致探讨,深化了与会者对本土心理学的了解。25日晚上,西北师范大学舒跃育教授介绍了“心理传记法”,讲授了从“选题”到“如何设问”的具体步骤,让参会者充分体验到了这一方法的魅力。26日晚上,南开大学吕小康教授围绕“R语言数据可视化”,讲解了R语言的数据整理和绘图的基础技能,激发了参会者的学习热情。
中国人民大学韦庆旺副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舒跃育教授
南开大学吕小康教授
Yangtze University
圆桌对话
10月26日下午,南开大学吕小康教授、海南大学傅安国教授、西北师范大学舒跃育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姜永志教授开展了题为“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圆桌对话。长江大学严磊副教授主持圆桌对话。专家们从中华民族、文明互鉴、文明传承、文化生态、文化变迁等多个视角,深入探讨了如何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国人民大学胡平教授和中山大学景怀斌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圆桌对话不仅为心理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还紧密贴合了多元文化的现实需求,有益于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社会和大众。
圆桌对话照片
Yangtze University
专委会会议
10月25日晚,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委会委员兼秘书韦庆旺副教授主持召开了本年度专委会工作会议。会上委员们系统梳理了过去一年专委会的工作情况,并围绕大会主题开展了全面且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专委会主任胡平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希望全体专委会委员能够携手并进、同舟共济,共同推动专委会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文化心理学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专委会委员会合影
Yangtze University
闭幕式
10月27日上午,大会闭幕式在长江大学东校区学术报告厅现场和云端同步进行,闭幕式由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委会委员兼秘书韦庆旺副教授主持。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院长张艳红教授宣读了优秀志愿者表彰文件。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中山大学景怀斌教授致闭幕辞。他对此次年会召开的现实意义予以高度肯定。长江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赵彦副院长祝贺大会圆满成功,并对与会专家表示感谢,为与会人员送上祝福。最后,长江大学龙狮队带来舞龙舞狮表演。栩栩如生的龙狮翻滚穿腾,游走盘旋,活灵活现,赢得了满堂喝彩。
舞龙舞狮表演
Yangtze University
结语
高山流水许知音常聚宏愿,筚路蓝缕立承旧布新伟志!为期两日的学术盛会为文化心理学同仁搭建了交流平台,通过精心策划的主题报告、专题/分组论坛、工作坊、圆桌对话等形式,深入探讨了传统文化传承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路径机制,为文化心理学学术研究及专业实践指明了方向。至此,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度学术年会圆满落下帷幕。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各位师友能够将本次年会中的宝贵收获与深刻启示,转化为驱动文化心理学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情义绵远、文思泉涌,期择日重聚,又书佳传;古为今用、薪火相传,待文明复兴,再续新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