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冉涛)金秋时节,硕果飘香。荆江之畔,见证荣光。10月24日,第四届《长江文艺》双年奖颁奖盛典在荆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汇聚千年古城,共赴文学盛宴。连日来,丰富多彩作家采风、作家访谈及隆重的颁奖典礼活动,在掀起了文化热潮的同时,也汇聚起了一股激荡荆江发展的澎湃活力。
《长江文艺》作为1949年在解放战争炮火中诞生的 “新中国文艺第一刊”,70多年来,推出了海量的优秀作品,发掘了众多文学人才,培养了不少文学名家,更是在千千万万读者心中矗立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基于此,《长江文艺》双年奖也成为中国文坛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奖,含金量十足,备受关注。荆州是一座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的城,诞生了屈原、岑参、张居正、公安三袁等文学名家,一部《三国演义》,更是让荆州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地标性城市。《长江文艺》双年奖颁奖盛典落户荆州,可谓是延续千年文脉,掀起新的时代文学活动高潮,带给这片美丽沃土更多的诗意与远方及文化活力。
这是一次精彩的体验之旅。这些作家在荆州追寻长江的故事,一连几天,他们深入到荆州的各个景点,领略荆州的山水之秀、人文之韵,体验荆州的大美风光,及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蓬勃的发展脉动,为今后的文学创作积累生动的素材。面对镜头,他们侃侃而谈,分享了自幼对荆州向往的故事,表达了荆州文旅的看好与祝福,畅谈了文学力量的地方表达方式。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壮美荆江、荆州古城、虎座鸟架鼓、楚王车马阵及屈原、张居正、楚庄王等荆州人物,就会出现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千千万万的读者将通过他们的创作,了解荆州历史的厚重、文化的灿烂、人文的荟萃,从而产生拥抱和亲近这座城市的迫切。
这是一趟难得的启发之旅。“这是一个历史厚重的地方,有古城保留的城市它历史的灵魂就还在。”“荆州人应该写出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作品,要写出江汉平原的诗意与变迁”。相信,一位位创作名家的肺腑之言,必然会启迪更多的荆州作家和文艺工作者,在今后的创作中站在荆楚大地上,用手中的笔和脚下的土地脉搏心跳贴合在一起,创作出更多具有本地特色和泥土芬芳的作品。比如作家蒋彩虹,近年来创作的长篇小说《花鼓》,就真实地还原了江汉平原人们百年来的生活,记载了荆州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是难得的有荆州地域特色的标志性文学作品。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在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文学始终致力于凝聚人心、推动进步、建设文化、塑造文明,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相信,通过这次高规格的文学活动的举办,会促使更多的人关注荆州,有更多的荆州元素出现文艺创作之中。同时,也会启迪荆州的文艺工作者们,在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新征程上,怎么样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也汇聚起了一股激荡荆江发展的澎湃活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