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先锋寻访】十六载匠心独运,他是 “大国工匠” 精神的生动写照

他是“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获得者

是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他就是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设备总装钳工首席技师董兴望

摊开一双布满老茧的手,被刀具锉磨的痕迹随处可见。“咱们干钳工全凭手上功夫,这些老茧见证了我的成长,是我一路走来最宝贵的收获。”说罢,董兴望继续神情专注地打磨着手头的工件。

从一名青涩的学徒工迅速成长为湖北省首席技师、集团公司特级技师,多次在省级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青年五四奖章,并于2022年获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背后凝结着董兴望十六年如一日对工匠精神的执着追求。


不断追求极致 反复磨砺技能

2006年,从技校毕业的董兴望成为石化机械四机公司一名钳工。初到岗位,这个身材单薄、有些腼腆的小伙子只顾每天闷头锯、锉、量,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一个零件,别人干一件,他就干五件、十件;一道工序,别人练一次,他就反复练习数十次、上百次。

“只有不断追求极致,才能找到最佳手感,精准控制装配间隙和表面精度。每当将零件修锉到位,使冰冷的材料重新焕发出生命力,我心中便充满了成就感。”谈到工作,这位不善言辞的少年总是眼里放光,仿佛有道不完的故事。

当学徒工时,董兴望最爱干的事就是拆装精度要求极高的各类液压油缸。为了使手工锉削精度达到0.01mm极限,他下定决心改进挫削方法、提高挫削速度、加强锉削强度,每天锉削练习过万次,每一种动作都进行百次千次的尝试。胳膊酸疼,手指变形,手上的水泡密密麻麻,回到家里端饭碗手直抖。经过三个多月的苦练,董兴望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锉削出来的工件严丝合缝,犹如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持续高强度的锉削练习,使他快速练就了一身精湛绝活。2014年,他参加湖北省职工技能大赛,获得了金奖;2020年参加“湖北工匠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模具工比赛,获得了第一名。

“董技师亲手制作装配的液压件,我们放心。”提到董兴望,不少跟他合作过的技术研发人员都赞不绝口。

把每一项工作做得更好、更快、更精致

日常工作中,董兴望总喜欢琢磨这样做行不行、那样干好不好,同事调侃他得了“偏执狂”。他却始终认为,干工作,就要把每一件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更精致。

公司承担的“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齿轮齿条钻机新产品研制过程中,由于新型起升油缸缸体、柱塞加工难度大,加工时出现崩刀、不断屑等多项瓶颈问题,成为整个项目进展的“拦路虎”。

了解到零件的材料特性和现有加工工艺后,董兴望主动申请技术攻关。他带领工作小组连续数天扎根现场分析加工条件和问题产品尺寸数据,经过反复试验验证,研究制作了一套全新的加工工装,不仅使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9%,还将加工效率提高了30%。

董兴望还积极推动常规产品工艺优化和降本增效。他带头革新不压井修井机长支腿油缸密封结构,使产品寿命提高50%、工作效率提高30%;研究推进“70模块钻机液压站改进”项目,成果被评为市级青工“五小”成果一等奖。近年来,他牵头完成技术攻关50余项,涉及技术创新、降本压费、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领域,共解决生产难题80多个,创效600余万元,其中有30项成果获公司创新成果奖。


传授“独门秘笈”  培养创新型“金蓝领”

“一颗星星再亮,也没有一片星空美丽。自己一个人技术好不算厉害,让工友们个个技术过硬,才能做出成绩来。”近年来,他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先后组织钳工岗位基础培训、技能等级晋升专项培训、高技能人才脱产集训等专业培训20批次200余人次,培训课时200余小时。在一线教学时,他毫无保留地把“独门秘笈”传授给徒弟们,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金蓝领”。

“我们学练赛队伍中有不少95后,甚至还有00后,他们充满阳光活力,是企业的未来。”在董兴望的带动下,工作室先后有2人在省级一类技能大赛中晋级前八名,3人在荆州市技能比赛中荣获冠军,3人荣获荆州市五一劳动奖章,4人在市级技能竞赛中受到表彰,7人取得钳工高级工资格。

从初级工到特级技师

从四机工匠到

公司首席技师 湖北省首席技师

董兴望用“工匠精神”托起梦想

以岁月为卷,用青春作笔

在“匠心”之路上勇攀高峰、砥砺前行

书写了笃行奋进的精彩华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