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出生于大垸镇的农户家庭
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的他
为了拯救家乡的农产品
毅然放下在外生意
回到家乡石首
用自己的知识
带领乡亲致富
今天
快来跟着团团
一睹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
徐锋的风采
听他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的青春故事
青春归田 梦启乡村
作为一名“农二代”,徐锋从小就与土地打交道,对农田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因此,在填报大学志愿时,他选择了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5月,在读大学期间,徐锋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是一名农二代,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利用所学知识建设家乡,带领乡亲致富,是我的初心,也是青年一代需要担当的使命。”这是徐锋常说的一句话。
大学毕业后,徐锋到太原从事窗帘生意,因为踏实肯干,头脑灵活,门店的生意十分红火,正当他准备继续扩张时,2013年,父亲的一通电话,让徐锋放弃了外地的生意,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父亲告诉他,家里的大量西瓜烂在地里,无人问津,种植户们面临着亏损的窘境。想到父亲和乡亲们一年的血汗打了水漂,徐锋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我想,我就是读农业的,也许可以用我学到的知识,改变这种境况。”徐锋说。
结合实际 探寻致富路
回到家乡后,徐锋从父亲手里接下了荆州市首家以农民土地入股的合作社——石首市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带着大家一起种瓜、一起卖瓜。他很快发现,传统“瓜套棉”的模式,每年仅种西瓜和棉花,不仅收益不高,而且完全是靠天吃饭,很容易面临亏损,要走出困境,改变种植模式势在必行。
于是,徐锋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西瓜上市时间,在省、市农科院等机构的帮助下,逐步摸索出“瓜一瓜一菜”种植模式。“第一季瓜提早一个月上市,等到别人的西瓜卖完了,咱们第二茬瓜丰收,接着,在第三季种莴笋。”自此,合作社一年四季,农田不闲。
由于肯钻研,肯创新,徐锋种出的西瓜产量高、汁水足、口感好,在2019年全国西甜瓜比赛中,获得湖北省第一名,全国第三名的佳绩。
要带领村民致富,打开产品销路是关键。2017年,合作社成立党支部,徐锋任党支部书记,他充分发挥示范、组织、引领、服务作用,探索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争取全市各类超市与农合社、农村经纪人、种养殖大户签订产销合同。合作社与中百仓储、荆州两湖市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西瓜的销路越来越好,村民们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
柳暗花明 带领乡亲共富裕
这条致富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初尝到了甜头,村民们逐渐把徐锋当成了主心骨,同时也意味着有了更多的担当。有一次,当地来了一批收购西瓜的商贩,收购价高于合作社,部分村民将自家的西瓜卖给了商贩,而另一边,徐锋未能如期收到村民的西瓜,无法按时提供给商超,面临违约的风险。事情很快迎来了反转,由于正值雨季,西瓜的价格从4元一斤跌至2元一斤,原先收购西瓜的商贩一夜之间不见了踪影,村民的西瓜砸在了手里。
一边是乡亲们的西瓜滞销,一边是部分村民未能履约带来负面影响,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徐锋决定优先保障村民收入,依旧以4元一斤的价格对滞销西瓜进行收购,而他自己却以2元一斤的价格卖出,那段时间,徐锋亏损了13万元。但经过此事,种植户们对徐锋愈发信任,此后每到西瓜收购季,村民都会如约送来新鲜的西瓜。
如今,合作社发展进入快车道,已经拥有5000多个大棚,发展社员120余人,成为全国西甜瓜试验示范的基地之一。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周边地区种植瓜果蔬菜1.5万亩,30多个村、3000余户农民实现致富增收。
点赞徐锋
点赞荆州青年先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