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2日),长江云新闻记者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了解到,水稻病虫害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国际分子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在线发表题为“抗性水稻品种IR28响应稻曲病菌侵染的CNL基因家族转录组分析(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the CNL Gene Family in the Resistant Rice Cultivar IR28 in Response to Ustilaginoidea virensInfection)”的研究论文。
该论文通过对抗稻曲病水稻品种IR28和WX98进行人工接种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在水稻孕穗期,用菌丝体和孢子悬浮液对稻穗进行注射接种,分别在接种后1、5、9和13天采集稻穗,提取RNA进行测序,研究CNL基因家族在抗病过程中的作用。
CNL基因分析发现,在水稻的整个基因体系里找到了245种特殊的蛋白质,它们被叫做CNL蛋白,这些蛋白质对应的基因当中,有一部分被看作是候选的CNL基因,当给水稻品种IR28接种病菌之后,在第1天和第5天去观察这些候选基因,发现它们表现活跃,也就是上调表达,变得更加“积极工作”来应对病菌的入侵。实验验证了12个候选CNL基因在IR28中的表达,这些基因在不同时间点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表明它们可能参与了IR28对稻曲病的抗性反应。这为水稻抗稻曲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水稻抗病育种提供了潜在的基因资源。
省农科院植土所为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王佐乾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吕亮副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02399)、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AFB769)和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BBA236)的资助。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