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开学以来教育部门在保障校园安全方面有哪些举措?学生校车安全如何保障?“防溺水”还有何动作?10月9日,荆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副主任督学陈超做客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行风热线》节目,与广大市民进行交流分享。
本期主持人:陶子
一、今年秋季开学以来,在保障校园安全方面有哪些举措?
教育部门始终坚守“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今年秋季开学,我们按照“六个到位”的要求:部署安排调度到位、安全防控力量到位、设施设备保障到位、教育教学组织到位、开学氛围营造到位、开学督导巡查到位,全市秋季开学安全工作总体稳定。
为进一步做好广大师生的安全保障,我们主要是落实好“三个机制”,开展好“三项行动”。“三个机制”一是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机制。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意识,会同住建、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校舍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进行全面排查、定期巡查、重点检查,及时整改。二是校园周边安全联动机制。会同文旅、城管等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商业摊点、网吧、宾馆、酒店等场所,定期开展集中规范整治。配合公安机关严格落实“护学岗”机制和“高峰勤务”制度,做好校园周边防控工作。三是校园安全应急处置机制。针对已发生的涉校涉生安全案事件或苗头性倾向,加强统筹,按照依法办理、舆情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原则妥善处置。“三项行动”一是深入开展心理健康专项行动。坚持“五育并举”,深入推进“双减”工作。特别是鼓励学生多参加户外活动,严格要求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和充足的课间活动。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和心理辅导室建设。推动家校医协同,建立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发现与应急处置机制。二是深入开展学生欺凌防治专项行动。认真落实《荆州市防范治理中小学生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行为十条举措》(简称“荆十条”)严格落实“四个一”机制,即:各班级、宿舍设置1名安全信息员,及时发现反馈学生不良行为线索;公布1个欺凌投诉咨询电话和邮箱;各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每月至少开展1次攻击性器械、不健康图书等清查和溯源;每学期开展1次学生欺凌问题问卷调查。三是深入实施交通安全提升行动。广泛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引导师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协调相关部门以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为重点,加大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治理力度。会同相关部门“一校一策”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组织,共同维护好校门及周边交通秩序
二、校车安全备受社会关注,荆州在这方面有何举措?
校车安全重在管理。我们要深刻汲取历年来校外车辆冲撞校园、校车事故等案事件的惨痛教训。目前,全市运行的校车有近1200辆,管理难度很大。今年来,我们在做好校车日常管理的同时,在秋季开学前,市教育局组织全市的校车运营公司、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人员、校车司机等开展了一次全覆盖的校车安全培训。9月份,会同交管部门,组织对各县市区的校车安全开展了一次专项检查,对所有司机进行了背景和资质审查,对面上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目前,部分校车老旧服务年限较长,一些校车司机的系统安全意识、应急处突的能力还有待加强,校车管理体系也还有待健全,这些问题不容回避和忽视。下一步,我们在加强校车日常管理的同时,依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湖北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结合荆州的实际,出台相应的管理细则,更加精准化、责任化地加强校车管理,全力保障好我市学生上下学安全。
三、今年在“防溺水”上,还有没有动作?
今年在学生“防溺水”上,应该说成效是很大的,主要得益于各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教育部门在这方面的工作应该可以总结为四句话:一是宣传教育抓的“早”;二是专项治理抓的“紧”;三是联动机制抓的“实”;四是应急处置抓的“快”。从3月起就不间断地在学校集中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暑假期间学校与家长亲密互动,教育、应急、公安等部门更是紧密配合,全面打好防溺水攻坚战。溺水事件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和突发性,所以防溺水工作思想上一刻也不能放松,还要长抓不懈,主要是三个不放松:一是宣传教育不放松。坚持1530宣教模式,即每天放学前 1 分钟、每周放学前 5 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前 30 分钟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二是家校衔接不放松。与家长加强沟通,压紧压实学校和家长校内校外的监护责任。三是服务保障不放松。暑期虽然过了,但防溺水长效机制还要建设,我们将大力推动部分条件较好的县市将公益游泳服务和公益游泳设施的建设纳入明年政府实事或民生保障范畴,不断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便利、规范的亲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