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评论:开放包容激发活力 魅力荆州拥抱未来

  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冉涛)楚国八百年,鼎盛在荆州。2000多年前,在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了包括开放包容精神在内的灿烂楚文化。原本产自古希腊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蜻蜓眼琉璃珠,出现在楚国古墓中,见证了楚文化与地中海文化之间交流;人骑骆驼铜灯出现在楚国,见证楚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流。走进新时代,荆州人民继续用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力争上游的精神状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激发城市的活力和发展潜力,打造更具品牌效应的开放城市形象,迎接和拥抱新未来。

  开放包容激发活力,魅力荆州拥抱未来。秉先贤之遗风,楚文化开放包容的精神也推动着今天荆州的发展。荆州先后与亚美欧10多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中欧班列“长江号”荆州专列直通欧洲多国;从巴西、澳大利亚远洋运来的铁矿石在这里转运至中国内陆;荆州四机厂的钻井设备出口世界52个国家;来自五大洲69个国家近1000名留学生在荆州的长江大学求学,荆州国际马拉松吸引了30多个国家选手参与。

  荆州是国内最早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城市,30多年来,共签约外贷项目34个,协议贷款金额近6亿美元。荆州第一家污水处理厂、荆州第一座长江大桥、荆州古城修复与保护等项目的建设都得到了外贷支持。2020年初,面对突袭而至、来势汹汹的疫情,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启动了新冠疫情防控紧急援助贷款。荆州结合实际需求申报了公共卫生中心、疾病预防控制检验中心、红十字应急仓储中心、公共卫生及重大疾病应急信息化4个“平疫结合”的公共卫生体系项目,得到新开行2亿美元贷款支持。项目从谋划到开工仅用时73天,是荆州利用外资史上申报时间最短、额度最大、落地最快、开工最早的项目,创造了“荆州速度”。

  近年来,荆州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目前共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79家企业在荆州投资。近三年,全市利用外资达到3.8亿美元,排在全省前列。2023年,荆州市进出口总额217.5亿元,居全省第5位,同比增长43.4%;全市实际使用外资(FDI)为8309万美元,利用外资总额排名全省第三;新设外资企业12家,同比增长100%。除了法国法雷奥、荷兰飞利浦,荆州还先后引进伟速达、安波福等一批世界500强和知名外资企业来荆州投资建厂。荆州的化工、机械电子、轻工、纺织产品和农产品远销全球182个国家和地区。

  荆州还紧紧把握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和湖北自贸区荆州协同区等省级战略叠加带来的机遇,把产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培育龙头、完善链条、集群发展,现代产业集群在体系重塑中夯实壮大,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地位逐渐凸显。

  除了开放包容走出去,荆州也在海纳百川“引”人才。2022年以来,荆州连续3年实施“千人招硕引博”计划,全市企事业单位共引进人才2561人,今年全市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408人。荆州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吸引集聚人才能力进一步增强,“荆州成就人才、人才成就荆州”的良好局面正加速形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部署。荆州将落实《决定》所提出的系列改革举措,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更具品牌效应的开放城市形象。荆州将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不断激发城市的活力和发展潜力,努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携手共创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