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5名专业人员,20余项重点政策文件,33个监督检查清单,为我们深入推进村(社区)巡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持’。”近日,荆州市荆州区委巡察办组织召开的工作调度会上,第一巡察组负责人有感而发。
为有效破解部门之间信息壁垒,荆州区委配套制定了区委巡察机构与纪检监察、组织、宣传、信访、审计等12家单位协作配合实施意见,加强与相关单位巡前、巡中、巡后的贯通融合,构建起责任落实协作协同、人员保障统筹调配、工作推进同向发力的联动格局。
巡前注重统筹协调。在制定巡察工作规划和计划时,结合职能部门工作计划,从更利于巡察监督的角度出发,作出相应时间调整,如审计监督与巡察监督压茬进行,上半年进行审计,下半年开展相关村(社区)巡察,精准掌握社情民意,深挖存在的风险点和关键点,提升巡察精准性、有效性;在组建巡察队伍时,抽调纪委、审计、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专业人员和具有镇村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参加,人员分组避开其工作地、成长地,确保不受“熟人”干扰;在收集相关信息时,探索建立“1+N”联动体系,向纪委、组织、审计、信访、宣传部门发函提请巡前信息协助,六届区委前两轮村(社区)巡察共收到巡前信息97份,做到“带着问题”进驻、有的放矢监督。
巡中注重凝聚合力。加强巡纪联动,做实区纪委监委对口联系被巡察单位派出纪检监察组负责人担任巡察组不驻组副组长机制,全面参与重要问题研判和重点线索深挖,助力巡察工作提质增效,两轮对村(社区)巡察发现问题线索104条,推动巡中成案20件;加强与职能部门联动,巡察期间及时提请组织、宣传部门同步开展选人用人和意识形态工作专项检查,定期与有关部门召开巡察联席工作会议,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同时,对巡察期间发现的群众反映强烈、明显违反规定、能够及时解决的突出问题,按程序督促被巡察村(社区)立行立改,推动解决断头路、修复供水设施、办理不动产证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1个,巡察的人民立场得到充分彰显。
巡后注重问题整改。建立问题整改责任机制,压实被巡察党组织整改的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和镇纪委监督责任,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巡察组定期对责任单位的整改进展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出台审核评估工作办法,优化审核评估工作流程,明确反馈问题整改审核评估工作由区纪委监委机关牵头,区委组织部、区委巡察机构协同开展,对问题整改销号共同把关,确保整改实效;对被巡察村(社区)自身难以解决、需要乡镇和有关部门配合或系统施治的问题,以及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制发巡察建议书9份,推动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不到位、农村小型工程项目建设问题突出等专项整治6个,推动形成监督、整改、治理的良性循环。
目前,荆州区已完成对96个村(社区)的巡察工作。下一步,区委巡察机构将持续加强与相关单位在信息支持、人员抽调、沟通会商等方面的协作配合,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同轴共转,切实凝聚监督合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