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金秋九月,桂花飘香。江陵县熊河镇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践行“3343”全域整治模式,镇、村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各村(社区渔场)党员、公益性岗位、村民等积极参与到“三堆”“两垛”整治行动中,按照抓主要矛盾,抓重点、分步走,“围沟渠转、绕干道干、盯点位看、溯排口查”,坚持系统治理、科学施策,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成效。
锚定目标开展“三项行动”
全域不提升,工作就不深。按照“扫干净、码整齐、拆通透”总体要求,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行动、和美村组”评比行动、“违法乱建”攻坚行动。发动群众开展庭院整治,做到物品摆放有序,房前无垃圾、无杂物,垃圾桶摆放整齐,保持庭院整洁美观。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公共区域“三堆”“两垛”及渠路树整治,保持村组沿线良好环境卫生,通过评比提高参入积极性。全面开展建筑废弃物清理,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发动群众将废旧砖瓦捐献集中或者村级折旧收储,用于建设生产路或者“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
“以前我家的院子确实是乱糟糟的,通过集中整治,我的院子确实大变样,环境变美了,心情也变好了!”永兴街村村民蒋新发开心地说道。
发动群众打通“三个节点”
群众不发动,工作就被动。坚持“广发动、真带动,团结群众齐推动”和“少花钱、不花钱,坚决不花冤枉钱”治理思路,实现党员群众齐抓共管。熊河镇组织群众开好屋场院子会,设好无职党员示范岗,用好评比积分制。每月初以组为单位,召开屋场院子会,通报“美丽庭院”评比结果。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先锋示范作用,在关键节点、关键路段(渠段)设立无职党员示范岗,表现好的给予实物奖励,每月全镇通报表扬。将每月“美丽庭院”评比结果纳入党员群众积分制管理,其结果与子女入党、征兵入伍、考公考编等政审挂钩。
“通过屋场院子会,让我感觉和干部之间关系也更加亲近,对村里开展的“三堆”“两垛”整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村里还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作为一名党员,我要积极参入,起到带头作用。”幸福村老党员刘凤斌笑着说道。
效果导向建立“四种机制”
措施不细化,落实成空话。树立“清单化、节点化,切实杜绝形式化”和“真落实、抓扎实,到点结账要严实”务实作风,推动全域治理落地落实。熊河镇实行包片包村制,“369”工作机制,“红黑榜”通报制,奖罚兑现制。党政班子成员带头包片包村、村组干部落实到组到户。每月3日、13日、23日集中开展“三堆”“两垛”整治;6日村级自评、16日暗访督查、26日集中考核;9日、19日、29日开展集中拆违。每周对暗访的结果进行“红黑榜”通报,好的上红榜、差的上黑榜,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实行“周暗访、月考核、季拉练”管理机制,每月评比前六名的村奖补工作经费。
“没想到我们村也会上‘黑榜’,看了照片也是心服口服,主路旁边柴草垛子确实清理不及时,经过扎实整改,我们村连续两次上了‘红榜’。”新河村支部书记罗大军说道。经过全面整改,新河村在这次人居环境拉练中获得优秀等次。
集中攻坚落实“三类保障”
保障不落实,效果不保持。熊河镇严格落实组织保障、资金保障、纪律保障。实行战线管理、战区负责、战时调度,成建立了以党委书记为指挥长、镇长为常务副指挥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指挥长的组织体系。镇统筹“三堆”“两垛”整治以奖代补资金池,村级按照村民自治、“一事一议”原则筹集村级人居环境整治费用。对排名靠后的村开展约谈,督促积极整改,全镇一盘棋。
“全镇党员干部要提高思想站位,深刻认识到当前‘头等大事’,要锚定工作目标,找准方法路径,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紧盯重点,全力以赴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在前、做表率、出经验’。”熊河镇党委书记王维说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