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危通知书下了两次 93岁老人被他们从生死线上救回

江汉风报道:62岁的陈先生,是一名孝子。4年前,他将北京的公司交给他人打理,自己回到沙市,一心一意照顾年迈的老父亲。

没想到,去年1月,老人患上重度新冠肺炎。所幸,在荆州二医重症医学科全力抢救下,老人捡回一条命。

前不久,93岁的老人又突发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危在旦夕。在荆州二医多学科联合救治下,老人再获新生。

如此高龄的老人,两次病危,两次获救,让陈先生感激不已。9月2日上午,在老父亲康复出院之际,陈先生满怀感激之情,将一面感谢锦旗亲手送到恩人手中。

老人突发重疾,多科联合施救

前不久, 93岁的陈爷爷半夜突发疾病,大口吐着黑水。62岁的儿子陈先生赶紧将老人送到荆州二医急诊科。

高热、昏迷、呼吸衰竭……病情十分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很快,老人被迅速转到ICU(重症医学科)抢救。快速完成相关检查,老人很快被确诊为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命悬一线,ICU主任罗明一边组织医护人员赶快抢救,一边迅速联系消化内镜中心、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前来会诊。

“胆管梗阻,是造成老人多器官衰竭、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原因,只有尽快解除梗阻,才有挽回生命的一线希望。”消化内镜中心主任谢先木给出抢救意见。

事不宜迟,救人要紧。很快,老人被推进介入手术室。谢先木立即为他实施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微创手术。30分钟后,手术顺利完成,梗阻的胆管、胰管全部打通。

手术虽然十分成功,但老人术后仍面临着出血、感染、十二指肠穿孔、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术后,在罗明的带领下,ICU医护团队精心治疗和护理,给予生命支持、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手段,帮助老人平稳闯过一道道难关。

经过一段时期的积极治疗,老人身体逐渐恢复健康。9月2日上午,是老人出院的日子。这天早上,陈先生早早来到二医,接老父亲回家。

“去年1月,老爷子患上严重的新冠肺炎,在二医ICU住了1个多月,终于抢救回来。这次,老爷子又患上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再次被救了回来。”对于二医两次救命之恩,陈先生难以言谢。在办理出院手续前,他将一面感谢锦旗,送到谢先木、罗明两位恩人手上。

“二医的医术一流、服务一流,我们全家人都很感谢二医、信赖二医。”陈先生对记者如是说。

精进医疗技术,守护患者健康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是一种十分凶险的胆道疾病,死亡率非常高。93岁的陈爷爷,年龄大、基础病多、病情危重,经过微创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老人最终转危为安。生命奇迹的背后,不仅体现出荆州二医各临床专科的强大技术实力,以及高效团结的多学科协作,更体现出该院“以患者健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麻醉,是老人面临的第一道难关。”手术前,需要为93岁的老人实施全身麻醉,其困难之大、风险之高可想而知。荆州二医麻醉科医护团队本着“患者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凭借着扎实先进的麻醉技术,为老人成功实施了全身麻醉,为后续的急诊手术治疗提供坚实的麻醉支持。

ERCP技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等特点,是目前微创治疗胆胰疾病的首选方式,特别适合老年患者。但ERCP手术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否则,一旦出现出血、感染、十二指肠穿孔、胰腺炎等任何一种并发症,都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荆州二医消化内镜中心在谢先木的带领下,熟练开展ERCP手术长达20年,成功抢救无数急危重症胆胰疾病老年患者的生命。手术中,谢先木仅仅用时30分钟,就顺利解决了胆管梗阻等难题。术后第3天,老人的黄疸降了下来,体温得到控制,意识也逐渐清醒,病情得到有效缓解。

同样,在罗明的带领下,ICU医护团队针对老人多器官衰竭、感染性休克,采取高流量给氧、抗生素治疗、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方法,帮助老人稳步痊愈。

“年纪大、基础病多、病情重,应该说,老年人在疾病免疫力、手术耐受力及术后恢复等方面,远不及其他人群。能把90多岁的老人两次从死神手中拉回来,我相信,对于其他人群来说,疾病的治疗更不在话下。这也是我们相信二医、选择二医的原因。”与二医打过两次生死交道的陈先生颇有感触。

以人才培养、技术提升、服务优质为重心,荆州二医不断推进各学科齐头并进、精诚协作,努力构建起老年医学、骨科、感染性疾病等一批优质省级重点学科群,为全人群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更坚实的健康医疗服务。

记者:卢成海、冯政、许芯悦 特约记者:潘健兴/编辑:朱佳敏/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作者:记者:卢成海、冯政、许芯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