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车间 看生产 谈未来!专家送“智”上门“开良方”

江汉风报道:“湖北省科技创新政策有没有落到实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人才储备够不够?”为期两天的省科协2024年智库(学会)专家荆楚行(荆州站)活动中,来自全省不同领域的13名智库和学会专家分别走访了江陵县和荆州城区的多家重点企业,进车间、看生产、谈未来,为荆州企业送来急需的科技支持,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湖北鑫城普瑞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材料化工产品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近年来,由于产品和技术更新不足,企业发展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在与鑫城普瑞高层交流的过程中,智库专家们围绕企业产品升级、市场拓展等关键问题提出建议。

湖北鑫城普瑞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春介绍:“产品升级,把赛道从建筑领域延伸到矿产和半导体领域,把产品质量和纯度的提升,产品90%的浓度卖5块钱,99%的浓度,那就是50块,如果是4个9,5个9,就是5万块甚至50万的附加值,利润增加值那是不可估量的,提高它的市场运用的方向,这也是专家给我们提出来的一个很好的方向。

走进石化机械控股四机赛瓦公司,荆州科技企业在数字化技术改造方面虽投资不大,但效益显著,这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易明深感意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易明介绍:“我们走访了四级赛瓦,他的智能车间、数字化的应用,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通过工业机器人的替代,使成本降低了25%,我觉得这种智能化改造,人工智能的赋能可能是未来我们荆州一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深入湖北江汉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太和气体(荆州)有限公司等企业后,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王治建议,企业要重视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活力,提升产品的技术附加值。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王治介绍:“对企业来说要成为行业内市场内的领先企业还要长期的投入,要引入一流的经营管理者,把经济效益、技术优势,还有市场定位,能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尊重市场的规律,把知识产权这方面重视起来,充分激发研发人员的活力,凸显技术附加值,形成有一批有竞争力、有市场、竞争力比较强的企业能够走出国门。

近年来,荆州强化创新发展,积极搭建科技创新驱动平台,助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建立荆州市科技创新智库2024-2026专家库,规范完善科技创新智库专家库建设管理制度。聚焦荆州重大产业和重点领域发展问题,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课题研究,推进2024年全市34个立项课题按程序完成结题、验收、评审以及成果运用,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咨询意见。做好湖北青年科技人才晨光托举工程后续服务工作,推荐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参与各级人大、政协工作,让“科技工作者之家”更有温度、更可信赖。

荆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刘胜介绍:“我们科协将充分发挥4个服务的职能作用,特别是为科技创新,为荆州的主导产业创新发展的服务职能。我们今后将更多的组织这样的活动,特别是利用中省协会和专家的智力的优势,帮助荆州的4611的产业发展服务。

(记者:卢艳、胡威虎/编辑:朱佳敏/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作者:记者:卢艳、胡威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