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江汉风与荆州一医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先进典型医师系列报道,今天我们讲述的是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医师唐玲玲的故事。
孩子是童话故事的开始,是上天赐予父母们最珍贵的礼物。他们是美好的,也是脆弱的,由于各个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他们更容易遭受疾病的侵袭。我们的工作,就是成为这些“神兽”的健康守护者。
唐玲玲:“在我心里,儿科是最忙碌也最温暖的科室之一。当一对对父母将孩子交到我们手中时,我们就肩负起了整个家庭的期待。这对我们来说,是沉甸甸的压力,更是神圣的使命。”
唐玲玲:“儿科又被称为“哑科”,小朋友们通常不能很好地表达病情,需要我们像“侦探”一样,耐心仔细地揪出疾病的根源。对待每一个孩子,我们需要耐心倾听孩子们的诉说,细致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通过问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准确判断病情,更重要的是,向家长解释孩子的病情,提供预防和治疗建议,从而缓解孩子的痛苦,让父母们安心。”
唐玲玲:“接触临床工作六年以来,我陪伴孩子们打赢了一场又一场胜仗,有十几岁的小伙子小姑娘,也有刚出生的小婴儿,其中有很多孩子令我印象深刻。记得是在我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男孩,他的情况复杂且危重,但他也一直非常乐观且坚强。在我们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他一次又一次战胜了病魔。那段时间里,我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感受到了医患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在儿科领域继续前行的决心。”
唐玲玲:“灯火通明的儿科,生病的孩子、疲惫的父母,是我们科室的常态。尤其是在流感、新冠爆发流行的时候,科室往往人满为患,很多孩子的症状反反复复,家长的内心也十分焦灼。每到这种时候,我们往往顾不上吃饭、喝水,为了节约时间,就偶尔上个厕所都要一路小跑往返,大家加班加点,日夜奔忙,超负荷运转,门诊病房连轴转。但当看到孩子们精神好转,家长们紧皱的眉头舒展时,我们身体的疲惫感也瞬间消失了。”
家长 赵先生:“感谢唐医生,开始来的时候,孩子是发热,反复的烧、咳嗽,现在的情况蛮好了,还有一点点咳嗽,不烧了,治疗得蛮好,只有两三天就要回家了。”
唐玲玲:“之所以会选择成为儿科医生,是因为我非常喜欢孩子们,于是在读研究生时选了儿科专业。那时候,很多朋友和同事都不能理解我的选择,但是每次看到孩子们扬着天真的笑容时,我就会感觉非常温暖,只要能让他们恢复健康,我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唐玲玲: “这3年里,我看到了我们科室和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路成长。科室新增了视频脑电图、电子支气管镜、消化内镜、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仪等设备,为广大儿童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新诊断手段及更加优质服务。面对流感爆发的时候,科室的医务人员也一直奋战在前线,为患儿保驾护航。我们始终坚持“以孩子为中心”的理念,让孩子们在这里得到更好的治疗。”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科主任、主任医师 樊启红:“唐玲玲医生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年轻医生,专业技能非常强,多次在省市获得奖项,去年八月份,她在急诊上夜班的时候,对一个病人家属提供了提供了医疗诊疗之后,病人家属非常感动,在朋友圈里面也发了一个凌晨四点的工作意义,是一个非常细心也非常认真的一个人。”
唐玲玲:“都说儿科苦,儿科累,这句话并不假,但是看到孩子们康复后明媚的笑容和畅快的呼吸,就仿佛看到了未来最美好的希望。我想和我的同事们一同努力,让这个行业越来越好,让祖国的“花朵们”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记者:徐诗哲、韩昱久/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